劉光忠
摘要:近階段,教育部提倡新課改,為切實滿足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優(yōu)化。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主動提問的能力,促進學生能夠充分領悟課堂知識。學生是課堂中的學習主體,教師是其中的引導主體,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合作,并及時對學生學習過程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提問,在本文中,就重點對影響學生提問的因素做出明確和探討,并給出強化學生自主提問能力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43-01
引言:為初中學生實行數學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學生思考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倘若學生在專注學習的前提下,自主總結、提出問題,就必然會強化數學教學效果;倘若學生學習興趣不明顯,發(fā)言提問的積極性不明顯,就可能會弱化其學習能力,降低數學教學效果。要想保證有效強化學生提問能力,就需要教師擺脫對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的依賴,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進而促進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增強,提高教學效果。
1.初中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主動提問的原因
1.1 學生提問的勇氣不夠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青春叛逆期,學生心理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心理變化一定會給學習效果帶來影響。大部分學生心理封閉,對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不愿意說出來,不愿意表達自己真正的心理。尤其是數學,很多概念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出于自尊心的原因,不敢說出自己的疑問。對這些情況,初中數學教師要多了解,多關注學生在青春期的個性特征,積極引導。
1.2 僥幸心理
有些學生害怕提問,害怕出糗。有些學生碰到問題,也不會向教師提問。在這些學生心理認為自己不提,肯定有其他的學生提問。自己如果提問問題,可能會讓別的同學笑話。而且學生也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分量,被其他同學看不起,所以這樣的僥幸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生主動提問。
1.3 未獲得提問的機會
大多數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當中還依然是在課前將教學內容設計好,同時把設計好的問題扔給學生,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提問的機會。有些初中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即便給學生提供了提問機會,也是對于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的。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慢慢對教師產生了依賴,依賴教師預先設計好問題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學生降低了主動提問的能力。
2.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2.1 課堂主體由教師向學生轉變
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為主體,一味的為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所以教師要設定情景,讓學生參與進來,轉變課堂學習的主體,保證師生良好溝通,讓學生可以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直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提問,不論對錯,都要激勵學生提問,利用討論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知識,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提問思考,最終解決問題。例如教授“軸對稱”這節(jié)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討論生活當中看到的各種軸對稱圖形,討論當中指導學生說出認為這種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原因,然后學生可以主動提問根據是否屬于軸對稱圖形分類,讓學生深入探討,大概統(tǒng)一意見之后,教師再按照軸對稱圖形定義和知識,針對學生提問和討論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解答,保證學生清楚的了解軸對稱圖形知識。通過這個流程,學生利用討論可以發(fā)現問題,主動的提問,教師從之前的教學主體成為了課堂引導者,保證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如此一來,更加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
2.2 加強課堂交流,在質疑中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教師要對學生充滿耐心與寬容,初中生的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并不是非常成熟,可是學生的想象力以及發(fā)散思維非常強,因此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甚至有些同學會自己創(chuàng)造答案。對此,教師要做足準備,學會寬容同學??墒菍嶋H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打斷學生的回答,認為學生并未按照標準答案回答,批評了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極大的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接約束了學生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學生只有發(fā)現問題才能夠提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與學生的交流,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經過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對自我教學效果進行了檢驗,學生產生的問題給教師提供了反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問題創(chuàng)造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增強解決問題的意識,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問。
2.3 激發(fā)學生發(fā)問的熱情
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和復雜性,這對于思考能力還處于形象化層面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具體學習中,學生不只是要對復雜概念做出理解,同時還需要充分領悟、掌握和運用定理和公式解決問題。如此繁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感到了很大壓力,繼而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信心,也就無法談及主動提問能力的提高。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就必須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教學方法做出優(yōu)化,并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主動發(fā)言的信心,使學生真正達到積極思考、拓展思維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為學生持續(xù)高效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那么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應加大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創(chuàng)建濃厚的數學學習氣氛,使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提高學習興趣,并在興趣的感召下勇于提問,強化能力。例如在具體教學中,如果有一個題目有多個解決思路,教師就應當結合這種類型題的特征,鼓勵學生認真分析、發(fā)揮想象、拓展思維,以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進而強化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所有學科中,數學學科最具邏輯性。學生要想切實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就需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思考,拓展思維。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應當以相應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強化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進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就應保證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合理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發(fā)言提問的積極性,從而切實強化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永平.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67.
[2]滿楊.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22):43-44.
[3]王連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研究[J].才智,2018(17):95.
[4]顧丙龍.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途徑探究[J].成才之路,2018(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