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賜葵
摘 要:數學在小學階段學校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理性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教好數學,學生學好數學責無旁貸。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難以投入足夠的熱情,學習積極性嚴重不足,使得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且邏輯思維非常縝密的學科。而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習慣主要來源于感性認知,也就導致了理性的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習慣之間產生了短時間內難以調和的矛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不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生的學習習慣,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找到最適合本班級的教學方法,進而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基礎動力來源,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師想要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效果。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當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都是“口頭講解、立體示范、學生模仿”三點一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短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但由于其過于死板,容易導致學生在不斷機械重復的過程當中喪失對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情境,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進而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完成學習任務,有效的提升教學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四則混合運算”的相關內容時,帶領學生以角色扮演的組織形式模擬商場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計算來完成情境當中的收款與付款。這樣一來,學生身臨其境,思維自然處在緊繃狀態(tài),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將學生所犯的錯誤記錄下來,便于教師在講評時,將學生中普遍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集中講解,讓學生了解混合運算當中的易錯點,從而將學習的側重點更科學的轉變,最終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學習過程的本質是運用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但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理性邏輯思維能力正處在一個欠發(fā)展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數學思維,將數學方法與數學思維之間產生聯(lián)系并一一對應,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教學的有效性便大打折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想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方法,就需要順應小學生的認知習慣與認知特點,以感性的傳輸形式,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數學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為了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與數學思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例如,在教師執(zhí)教“圓形面積公式”的相關內容時,“化圓為方”的數學思想是此部分的教學重點,但通過口頭講述,學生很難想象“化圓為方”的具體過程。鑒于此現(xiàn)狀,教師便可以借助“幾何畫板”這一教學軟件,將圓形裁切為若干等分的扇形,將扇形進行拼接,形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通過觀察以及教師的引導,完成對圓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進而對“化圓為方”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產生初步認識。在此之后,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向學生適當拓展“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的將這部分內容理解、吃透。
三、提問追問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教師則是課堂中的主導。因此,教師僅僅引用他人成功經驗,而自身的教學素質不過硬,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大打折扣。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大部分教師提問與追問的問題指向均為最終結果,如“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等,學生的思維被固定在教師預設的框架當中,因此,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發(fā)展被極大的限制。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致力于對教材的深入挖掘,精心設計課堂當中的每一個問題,并不斷的從互聯(lián)網、期刊等信息獲取渠道中搜索相應的教學資料,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進而能夠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轉變提問與追問的指向,讓問題指向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學習知識的過程,引導學生的自主思維發(fā)展。這樣一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便會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受到興趣的驅使;其次,要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并能夠將其運用于解題過程中;最后,教師要秉持強烈的終身學習觀念,讓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需要隨著教學的深入不斷發(fā)展,為學生帶去更加精彩紛呈的課堂,只有如此,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才能獲得大幅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鐘麗.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期座談會資料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2]方中元.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研究[J].農家參謀,2019(2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