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科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背景;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方法
1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基礎的科目,學生要想學好其他科目首先要學好語文。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是很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則是死記硬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課堂會呈現出枯燥、無趣的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學習的效果也不理想。我國的教育方式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給予了過多的關注[1]。他們在教學中也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與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上,卻不是很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2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方法探析
2.1創(chuàng)建網絡化環(huán)境,拓展新的教育途徑。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很多學校逐漸建立了數字校園。近幾年來,在校園局域網建立以后,學校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網絡資源庫也得到了完善[2]。目前,在各個教室中都連接了計算機網絡,并且出現了很多優(yōu)秀的教學軟件,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分享數字化資源。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為新課改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教學改革進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不斷的探索新穎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教師主要將即將學習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教學的效果也不夠理想。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改變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由課堂中的領導者轉變?yōu)檎n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和思考,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2.2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呈現出全面性發(fā)展方向。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學生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從而更好的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多媒體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有機結合起來,原本抽象的語文知識會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學生的多個感官同時調動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北京春節(jié)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節(jié)日的氛圍中。然后,教師可以一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一邊為學生播放課件,并且向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在閱讀“臘八”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一邊為學生播放臘八的課件,一邊向學生提問: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什么?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在品讀“除夕”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為學生播放除夕時喜慶、熱鬧的場面,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日的氣氛。在品讀“大年初一”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一起朗讀,并且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廟會的場景。在品讀“元宵”部分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產生一種置身于燈海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會更加深入,課堂教學的效果會非常理想。
2.3利用信息化搭建自學平臺。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幫助學生構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搭建自學平臺,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自學平臺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2.4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以便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學校應該定期的為教師組織培訓活動,并且組織教師進行經驗交流會,使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得到不斷的提升,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論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枷鎖,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創(chuàng)建網絡化環(huán)境,拓展新的教育途徑,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呈現全面性的發(fā)展方向,并且為學生搭建信息化的自學平臺,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連小紅.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59-60.
[2]張曉霞.利用信息化優(yōu)勢輔助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8(1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