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濤
[摘 ?要: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不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也可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品格模范,因此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的意義十分重要。目前,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微視頻的創(chuàng)作也逐漸應用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課堂中,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有活力,深受學生的喜愛。
關鍵詞:道德;法治;微視頻]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以往的教育方式的不足逐漸顯露,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的德育教育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適應新時期學生的實際生活,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受到挑戰(zhàn)。因此以追求自主學習、高效學習為目標的新課程改革亦受到信息時代的影響,在此基礎之上,新型的教學方式也以多媒體教學方式如:微視頻、PPT等為輔助手段,使學生興趣濃厚,且更易理解所學內容?,F(xiàn)將微視頻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作以下說明。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微視頻創(chuàng)作與應用的時間探究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社會參與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微視頻的應用可以使中學生暫離課堂,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身邊的小事發(fā)現(xiàn)美德并通過視頻的方式將其記錄,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重要性。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積極參與,并且對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己理解,也加強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有利于全面發(fā)展。
(二)提升學校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據有關資料報道:在很多學校,道德與法治工作表面上處于學校工作的重點,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受到重視,在開展時間、方式、內容和資金支持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智能化已成為真正潮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學生在制作微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應用中,不僅會不斷學習到各種技能以及熟練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更可以使德育工作得到大力推廣,使學生真正了解到德育教學的重要性,亦提升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
運用新媒體手段教學明顯比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更為形象、生動。且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智能化教學使得學生不斷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更能理解所學知識。
二、對學生進行微視頻創(chuàng)作指導的實踐策略
(一)工具軟件
照相機或手機、三腳架、Photoshop等后期制作軟件。
(二)創(chuàng)作流程
1.小組內確立相關主題,尋找與主題相關的事情以及查閱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并且將故事在合理范圍內做一調整。
2.小組將其相關主題交由指導老師查閱,由老師對邏輯等存在問題做一處理以及指導。
3.學生確定各方面問題無誤后,即可組織人員參與拍攝。在此過程中,需確定好各人的工作、職責,以及確定好拍攝場地、拍攝時間等問題。
4.在各個視頻有樣片之后,需小組人員進行后期處理,以確保視頻故事流暢。除此之外,還可增加別的后期制作,如:字幕、配樂等,方便觀眾理解。
5.在視頻的結尾處,需設置重點問題以及觀后感,也可隨機抽點學生談觀后感。
6.最后,由老師在課堂上點評視頻內容以及表現(xiàn)方式以及整體優(yōu)缺點。
三、微視頻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策略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雖然知識一個輔助手段,不過它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參與度以及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將用實例對微視頻的作用做一說明。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播放微視頻,通過其中發(fā)生的生活小事,對比不同的處理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使同學們感受到道德與法制的重要性,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
教師再通過微視頻分別將兩個人不同的處理方式做一說明,隨之提出問題,如:誰的做法是錯誤的?他的錯誤之處在哪里?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切實感受,有自己的感悟,再在老師的問題中循序漸進地理解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更加理解本次教學的目的以及重點。
(三)理解關鍵知識,突破難點
在觀看微視頻后,學生可通過自由發(fā)言的形式,將各自的感悟說出并與大家分享。在討論的過程之中,相互促進理解和交流。教師也可在學生共同探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的錯誤之處或不足之處,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最后老師整體做一點評,并強調本課的重點知識,并將難點再做一具體整理,使學生強化記憶并深刻理解。
四、相關教學建議
1.課余時間加強學生的多媒體技術,如:拍攝技巧、剪輯技巧等,否則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作微視頻對于零基礎的學生而言,會非常吃力,并且嚴重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2.對于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主題與事例,老師需給與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建議,避免學生費時費力的情況出現(xiàn)。
3.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增強互聯(lián)網德育意識,掌握互聯(lián)網知識和新媒體工具,才能貼近學生生活,挖掘學生潛力,開發(fā)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德育教學內容。
4.不要限制學生的視頻展現(xiàn)方式,即視頻的播放順序、視頻的播放流程等,學生作為微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或許對于其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視頻的展現(xiàn)方式上,教師不應只拘泥于一種固定方式,應詢問學生的建議。避免課堂的視頻展現(xiàn)方式一成不變,毫無新意。
五、結束語
微視頻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應用已十分重要。然而,這不僅要求師生需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還需要中學生從身邊小事出發(f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只有這樣,微視頻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才會真正顯現(xiàn),才會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才會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活力。
參考文獻
[1]陳龍國.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校德育創(chuàng)新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4,(4):119-122.
[2]張學琴.巧用德育微視頻,提升德育實效性[J].江蘇科技信息,2014,(6):22-23.
[3]羅金彪.新形勢下高職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5,(2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