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萍
[摘 ?要:小學階段教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生最關(guān)健的時刻,家長教師都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關(guān)鍵詞:小學;德育教育;緊箍咒]
一、引言
宋代儒學大師朱熹曾經(jīng)說:“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教育是一種神圣的使命和責任,作為一名最基層教育工作者,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教育,在這教育現(xiàn)象的背后,能敏銳地觀察到教育中的危機,直面并思考我們面臨的教育困境:成績至上,重智輕德,德育教育失衡。小學階段是教育學生的最佳時機,抓住最佳時間的德育教育能確保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障,并能創(chuàng)造出人生中的奇跡。萬丈高樓平地起,那也就意味著要從小學階段抓好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否科學化、持久化的實施,才是德育教育成敗的關(guān)鍵所在。
二、小學德育教育是從小塑造美好心靈的重要保證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美德,但隨著現(xiàn)在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讓很多小學生在傳統(tǒng)美德中迷失了自我,迷失在金錢之中,現(xiàn)在有許多家長也是這樣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什么都好!”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星星不給月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個孩子的心靈教育就這樣在家長式教育中慢慢褪化了?,F(xiàn)在的小學生往往會有很強的金錢觀念和財富意識及追星意識,沒有是非觀念、沒有美丑界線,沒有明顯的道德傾向。德育教育被人們逐漸在淡化,人們更加重視的是文化課的教育,“考取”和“考不取”的問題。在德育教育活動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教育計劃,學校、教師、家長都推崇的是學生文化課考試成績,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常常受困于應試教育的束縛,這樣從小就給學生灌輸功利主義思想,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之根本、忽視了小學生幼小的心靈上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
廣大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的最佳階段,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將課堂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jié)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現(xiàn)實出發(f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出發(fā),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誠懇待人、樂善好施、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優(yōu)秀品質(zhì),真正成為生活中積極向上、富有情趣的人,為滲透德育教育的實施夯實基礎(chǔ)。
三、小學德育教育是愛國主義的根本前提
首先,小學德育教育應該秉承愛國主義教育這條主線,積極倡導學生“學英雄”、“學楷?!?,了解他們的感人事跡,了解他們的愛國情懷,體驗他們的民族精神。指導學生感受民族精神之靈魂,學會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之美德,并在此基礎(chǔ)上開展實踐活動,并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品行教育,在這種新形式下去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其次,在慶祝節(jié)日的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詩歌朗誦、歌詠比賽、演講比賽、名人畫展、六一兒童節(jié),九一八紀念日等,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學校還可以運用愛國主義德育網(wǎng)絡(luò)平臺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學生參觀革命老區(qū),革命圣地。如延安、井岡山……把他們的革命事跡和愛國精神教育學生,傳承給學生。讓他們牢固樹立一顆愛國愛民之心,并為此能獻出自己一切,從小就要有奉獻精神、忘我精神和犧牲精神。
小學教育是最基礎(chǔ)的教育,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生中的黃金階段。在此期間,學校不僅是進行知識教育的重要場所,更重要是實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德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四、小學德育教育是人生通向成功的“緊箍咒”
我以為緊箍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緊箍咒,一切的教育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因為沒有緊箍咒,所有的孕化,教化,磨礪只能造出一個強大的妖怪,只有時刻提醒在頭上的緊箍咒,才能讓這靈根茁壯,天資絕佳的猴子超凡成佛!其實,在我們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點猴性,只要家長、教師管束及時、管理得當,科學施教,都能讓孩子們猴性減少,人性漸多,最后成人成才,甚至成仙成圣成佛。
“緊箍咒”就是一種象征,就是一種精神,就是一個行為的約束,就是人生成長中必須所遵守的指南和準則,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一個人。小學德育教育就是這樣的緊箍咒、就是這樣法寶,就是這樣咒語。古人云:“有才無德,其行不遠?!边@是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標,總是和社會性的需要、時代的需要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脫離了社會前進的方向,那么為人類造福,為社會作貢獻的思想,人的才智就會受到抑制,就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就不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因此緊箍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請不要拒絕它。適合學生的教育“緊箍咒”需要用心去尋求,需要用敏銳的雙眼去捕捉,需要用真情去營造,更需要用教育理念去揣摩,它是一種教育根本,是一種教育策略,是一種教育智慧,更是追求無痕教育的一種境界。狠抓教育主渠道,把德育融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要認真抓好平時的晨會、班會、國旗下講話,重大慶典節(jié)日活動,要采取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形式去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體驗到德育教育的真諦。
可見小學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尤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的道德觀和人生準則,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德育在培養(yǎng)學生成才過程中的重要性,堅持德育教育的長期性,切實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人才。育德育之花,結(jié)德育之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周宏樞.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09):12.
[2]鄭曉.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文教資料,2019(09):185-186.
[3]張玉婕.新時代下提升小學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