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摘 要: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是一大難點,抓好寫作就等于完成了百分之三十的任務,如何攻克這一難題,就是所有老師的愿望,小學生如果能掌握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就能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試論師者如何培養(yǎng)差生的寫作興趣,總結出了自己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習作;培養(yǎng);引導;觀察;文章
近幾年我任教的是畢業(yè)班慢班的學生,他們大部分成績差,思想懶惰,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寫作最令老師頭疼的。他們或是只寫三兩行字,或是交白卷,成績很難提高。接到這樣的班級我安慰自己就讓學生們自生自滅吧。當我投入到教學中后,發(fā)現他們并不是一些老師所說的孺子不可教,他們和分到快班的學生一樣有著敏捷的思維,超強的記憶力,而且更顯得活潑可愛。要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做到全面,有順序,抓住事物的特點去觀察;要長期堅持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詞句;還要所以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他們。以下是我近幾年總結的幾點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習作態(tài)度。
古人云:“種樹者必陪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庇司鸵獜乃枷肷献テ稹B鄬W生多數思想貪玩,另一部分同學思想懶惰,因而放棄寫作。他們有的不愿寫作文;有的抄襲他人的作文,甚至抄寫也是抄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寫作缺乏信心;有的基礎差拿起筆想寫,卻無話可寫,放棄寫作;有的寫作文沒有頭緒,怕被同學笑話,不敢寫太多話。針對這些情況我采取的辦法有:第一把作文放到課堂上來完成,這樣可以有效的杜絕了抄襲的現象。第二寫作的課時要安排在體育課之前的課時,或是第三、第四節(jié)的課時來完成。這樣可以保證提前完成的同學可以有足夠多的放松時間,增加他們的自豪感。而貪玩的同學在他們的帶動下也積極寫作。第三 是給學生分析被分到慢班的主要原因。月考完都指導學生查看試卷,找出失分最多的大題。第一次檢查的時候他們會不約而同的告訴我作文丟分多,這時及時告訴學生這就是被分到慢班的主要原分因,再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和高分的作文對照,從中找出自己作文少分的原因,然后給學生指出如果作文有話可寫,每個人的成績都提高一大截,和快班的學生嚴格不分上下。經過反復地抓,果然見效。在老師的嚴格監(jiān)督下,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按時交作文。有些學生掌握了老師的教學規(guī)律還提前完成寫作。對這部分學生老師可以利用其他學生寫作的時間 ,面批他們的習作,增加他們的上進心。獲全國五好小公民征文一等獎的王李蓉,二等獎的蘇玉珍,三等獎的鄭慧丹等同學就是最出色的幾個。對個別思想頑固的學生,老師要區(qū)別對待,像班里的符明濤同學,基礎差,既貪玩,又懶惰。課堂上總是跟老師較勁,老師講課他吹牛,老師叫練習寫作他搞小動作,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他也沒所謂。如果一昧的批評他也沒有用,我讓他從范文入手,先讀范文,再仿寫。 遇到卡殼的時候給予點播。慢慢的他能獨立寫作了。有一次我上習作課時聽到這樣一句話,王敬學同學正在抄襲作文,同 桌符文煥勸他“抄這么長的文章不累嗎?老師還批評你,自己寫又快又得表揚,下課還得玩丟沙包,多好啊?!蓖蹙磳W的同學慢慢地把作文書收起來了,臉上還顯出幾分羞愧??吹綄W生的轉變,看到進步學生帶動后進學生,我覺得這幾點教學方法是可行的。
二、留心觀察,勤練筆,積累寫作材料。
伽利略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列文虎克就是因為觀察鏡片,才發(fā)明了顯微鏡,瓦特因為觀察燒開的水才發(fā)明了蒸汽機。這些發(fā)明和發(fā)現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寫作文同樣也離不開觀察。慢班的學生因為沒有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平時少練筆,所以寫作文就無從入手,條理不清楚。為此我交給他們以下幾種方法。
1有順序的觀察事物。
觀察事物的順序有時間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位置變化順序和先整體后部分的順序等。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些觀察事物的方法,我首先從教材抓起。如學習六年級上冊第二課《山雨》時,我通過找關鍵詞的方法,指導學生找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寫的。在學習第三部分,我先讓學生找出作者描寫雨后的哪些景色,再讓他們思考這些景物給作者總的感受,找出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從而知道這一部分是按先整體后部分的順序來寫。學生寫作時從一片茫然中走出來,同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就能寫出完整的文章。
2、抓住事物的特點來觀察。
在寫作時,一些學生由于詞匯量少,為達到老師要求的字數,他們常常寫走題了也不知道。為此老師必須讓學生掌握抓住事物的特點來觀察事物這一方法,如寫人物的文章,進行部分觀察時,要抓住與整體印象有關的部分來觀察,為了突出人物美的特點,我們可能是從穿著、打扮中看到,但是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不一定都長得十分標準,我們就應該告訴學生一些不突出的方面可以不寫。在進行部分觀察時也要指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來觀察,如觀察人物的眼睛,一些差生往往只觀察眼睛的大小就完了,此時老師必須告訴學生即可從形狀去描寫眼睛,也可以從神態(tài)、目光去描寫,然后在抓住最具特點的一面來寫,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就會漸漸做到觸類旁通,把內容具體。
3、引導學生全面的觀察事物。
許多學生寫作時,只是靠眼睛觀察事物,方法單一,為此在學習教材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范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發(fā)現事物特點的。如《山雨》一課作者用耳朵聽到了山雨的聲音,用眼睛看到山雨的色彩和變化,用心靈感受到了山林的幽徑,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把山雨的美表現出來。在指導寫作時也要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各種感觀去觀察事物。如指導寫一種水果——西瓜,我們可以用眼睛看西瓜的形和色,也可以用耳朵聽西瓜的聲音去辨別西瓜成熟的程度,也可以用手去摸,還可以親口嘗用,來觀察。寫一個活動場面,應指導學生先寫眼睛觀察到的活動場面的變化,用耳朵傾聽場面的聲音,然后寫心靈感受到的部分,最后寫自己親手做的事情。總之,不論是寫物,還是寫事,我們都必須讓學生充分利用眼、鼻、耳、舌、手和心靈去觀察事物,做到全面多方位觀察,把最具特點的方面寫下來,才能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
每學到一種觀察法分,就要及時抓小練筆,即學即練。如學到了先整體后部分這一寫作順序的方法后,我就讓學生觀察人和物進行練習。觀察身邊的一位同學,首先讓學生說出人物總的印像;然后在指導學生按人體的組成從身材、長相、穿著、性格等分別觀察進行練習說話,最后把觀察到的寫下來。觀察物時,我就拿學校的大榕樹進行指導。首先指導學生看整棵樹給人們的感受,包括遠看、近看得到的感受;然后指導學生按樹木的組成主干、枝干、細支、葉、花、果等從下到上進行部分觀察,在寫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就是好的文章了
通過課文的學習和小練筆,對第一單元的習作《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就能一點而通。在指導學生寫《我是一條小魚》這篇習作時,我?guī)椭鷮W生確立文章的寫作順序,是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先寫“我”原來無憂無慮的生活,再寫小河受污染后“我”生活的變化,最后寫“我”的夢想。有了明確的寫作思路,學生就能從一片茫然中走出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完整的文章。
4,要提高慢班學生的寫作能力,光靠課堂的40 分鐘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積累寫作材料。每個周末可以安排學生寫一篇周記,內容由學生自由選擇。一開始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寫什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本周的節(jié)日活動進行寫作。王橋是一個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但是有個優(yōu)點是特別尊重老師。第一次周記他交的是空本,通過引導寫節(jié)假日的活動,他的周記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有一次他一個周末寫了五篇周記,得到大家的敬佩。他的語文成績由三十多分提高到八十多分,同學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
在以上方法的指導下,班級學生每次考試的作文不再有人交白卷,學生的每篇習作在量方面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在今年的小考結束后,有一位學生叫孫贊揚,他的媽媽焦急的給我打電話,問小考作文寫超格了是否會取消分數的問題,我聽了覺得很奇怪。原來孫贊揚同學這次的作文寫了七百多字。 家長看到兒子從一個考試一貫不寫作文到能寫出七百多字的文章既高興,又擔心。作為老師我也深深的感受到這些教學方法的成效。
三、積累優(yōu)美詞句提高作文質量。
學生的作文要取得高分,沒有優(yōu)美的語言打動不了老師的心。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從哪里來呢?從教材中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碧拼笤娙硕鸥σ灿忻洹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姽湃藢Ψe累的重視。積累無疑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面對慢班的學生要特別重視積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教學新課時引導找出課文中的好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朗讀和抄寫,對課文中的重點段和回顧.拓展里的“日積月累”內容,課課背誦,人人過關。學困生的背誦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引導,為了糾正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第一,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長負責檢查背誦,學習委員負責檢查小組長的背誦。第二,檢查的時間盡量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進行,提前檢查完的同學可以提前下課。樣這可以讓一些記憶力強的同學有一種超越感,增強了自信心。而背得慢的同學為了能提前下課,不得不抓緊時間讀書,有的連課間十分鐘也不放過。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抓好聽寫和默寫,每課的好詞和“日積月累”中的名句要進行聽寫或默寫。學困生常常是讀得出而寫不出,或是錯字連篇,這就起不到提高的作用。聽寫默寫好詞好句的練習更加鞏固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第四,常抓不懈,古人云:“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甭鄬W生普遍記憶力較弱,要能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必須能讀到脫口而出的境界。于是每天上語文課前兩三分鐘復習背誦過的內容,一天一遍,十天十遍,學生在常抓不懈中積累越來越多的優(yōu)美語言,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語言。要在寫作中運用這些知識,提高習作質量,還需要老師的耐心引導,為此我是這樣做到的:首先指導學生把掌握詞句進行歸類記憶,其次根據寫作的主題要求,寫作前把有關的名言詩句復習,再下筆。例如寫讀書故事的文章時,就指導讀一些讀書名言。寫到惜時的文章時,就讀讀珍惜時間的名言。通過以上幾點方法的實施,慢慢的學生作文在質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平時作文中畫紅圈圈的句子越來越多,文章質量漸漸提高。符英蕓同學就是收益最大的一個。她已經上高一了,去年我又教她的弟弟符英胤。有一天符英胤交給我一封信,信中寫到:“李老師感謝你教給我寫作的方法,我上了中學每次考試作文保持45分以上。我希望你用教我的方法再教我弟弟。”我讀了這封信非常感動,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在我的引導下,符英胤同學的作文也取得了同樣大的進步,今年的小考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中學重點班。
四、發(fā)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鼓勵。
寫作文對小學生是要一項大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做到認真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變化,做好批改記錄,多表揚,在班上宣讀好作文,學生就會有了成就感,就能提高寫作的興趣。有一位名叫周奇良的同學讓我深有感觸。在寫第一學期第五單元的習作《一件助人為樂的事》這篇作文時,他交上來的是一篇不到兩百字的作文。在批改中我發(fā)現這篇習作的選材符合我的要求,構思完整,在講評時,我把它當做好文章讓同學們分享。第一次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同學贊賞的目光,他的習作有了飛躍式的進步,當我們第二次寫這一作文時,他寫了大約五百字,既增加了環(huán)境的描寫,有融入了心理描寫。我把他的作文張貼在學習園地,讓讓同學們學習,這一做法讓他有了更大的自豪感、增強了自信心,在第二學期的一篇習作《第一次? ? ? ? ? 》他寫出了自己得到表揚的真實感受,從這位同學的進步,我更加堅定了鼓勵是一種有效的作文指導方法。
以上四大點,如果運用到教學中,差生也會愛上寫作文,他們一樣可以和尖子班的學生媲美。我的學生王李蓉同學在全國征文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蘇玉珍獲二等獎,鄭慧丹獲得三等獎。在我任教的慢班中每年都有學生考上了重點中學。每屆慢班的學生的小考語文成績平均分這都是80多分,這就是很好的證明。希望這些教學方法能與更多的老師分享,讓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海南農墾教育2007年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