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六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傳統(tǒng)教育中的部分理論已經(jīng)不再適合教學的需求,因此教育學者致力于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以及理念。數(shù)學作為教育中的基本學科,其部分的理論較為抽象,這對剛接觸數(shù)學學習的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探究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小組探討的過程中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融入到知識的探究氛圍中,而且小組不同學生之間能夠起到互補的作用,提升他們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接受更加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指導,本文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給給予數(shù)學老師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分析
引言
合作學習是近年來廣泛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科成績,并且在此過程中發(fā)散了學生們的思維,與人合作的意識也有所提升。但是部分的老師在運用該教學方法時,其有效性還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加強對有效性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1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1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老師是主要的指導者,會給學生教授大量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們在此過程中幾乎沒有機會參與課堂。再加上部分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的過程中非常的嚴格,以及學生自身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不愿意參與課堂的互動。但是分配學習小組之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給予學生更多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1.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有效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老師在小組學習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而不是主導,老師教學的舞臺從講臺轉變到了學生身邊,使得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的詢問老師,老師在此過程中加深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有助于在今后制定更加全面的教學方案。
1.3發(fā)揮了團隊效益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對問題探討的全面性,自己想問題往往只能從一個兩個方面進行,但是對與數(shù)學來說,一道題往往會有多種解答思路。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時將各自之間的想法進行分享,共同對思路進行探討,以驗證思路的可行性。很好的發(fā)揮了團隊效益,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能互補,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2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2.1小組劃分不合理
小組劃分不合理意味著學生們之間的能力不能進行互補,導致小組能力得不到提升。老師在分配合作學習小組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組合到一起。老師在組合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的,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學優(yōu)生聚集,學困生扎堆的現(xiàn)象。學困生之間的能力差不多,無法實現(xiàn)能力的互補。
2.2學生認同感不高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個體缺乏存在感和認同感。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限制,完全沒有被激活,使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得不到教師的響應,使得這些學生產(chǎn)生被邊緣化,缺乏無存在感;在認同層面,小組中每個成員缺乏目標的一致性,與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心理觀念嚴重缺失,所以小組凝聚力不強,難以形成較強的合力。如果沒有存在感和認同感,那么自我滿足感、自我愉悅的情感就不會產(chǎn)生。
2.3組別之間的互動欠缺
小組之間的互動不高也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原因,老師在課堂上能夠較好的組織小組內(nèi)部進行合作學習,但是因為受到課時以及老師課堂規(guī)劃等問題的影響,不同組別之間得不到有效的溝通,這就不利用思想進行更加深入的碰撞。這就導致部分小組之間的思想不能被更多人傾聽,打擊了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2.4形式化嚴重
形式化主義的存在導致學生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能有效的進行,在部分的小學中,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并不會經(jīng)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他們認為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而且沒有掌握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導致他們假借探討的形式進行其他的活動,因此老師一般不會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學習,只是在領導檢查的時候使用該教學模式。
3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提高的路徑
3.1科學分配組員
老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要合理分配小組成員,采取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混搭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助,而且在小組安排小組長主持小組的學習工作,小組長應該由小組成員輪換,以此提高學生們的責任心以及對自己的要求。 并且在小組中還能促進學生性格的互補,促進合作學習的有序進行。
3.2強化角色意識
教師應對全班學生進行認真研究和設計。設置組長、記錄員、資料員等不同的角色。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從組織形式上保證了全體同學參與合作的可能性,使每個成員都有責任、有事做,都能 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切實提高學生參與合作的效率。
3.3加強小組之間的互動
老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合理的劃分各個環(huán)節(jié),避免因為學生討論結束后還會剩余大量的時間,無法實現(xiàn)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的目標。適當?shù)募訌姴煌M別之間的互動,提高思維的發(fā)散性。
3.4設計科學可行的教學活動
老師在授課前要設置科學的小組教學活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不同組別的引導,并制定相應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們的小組表現(xiàn)做出相應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此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結束語
當前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有足夠探究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學校教育來說我們并不能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探究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標。為了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就需要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探究教學的缺失,學生在此模式下各方面的能力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提升,但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還需要老師對其有效性進行深入的探究。本文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研究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還會繼續(xù)進行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梁伙嬌. 淺析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J]. 新課程(上), 2019(1) :156-157.
[2]王麗萍, 馮慶華. 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 新課程·上旬, 2018(10) :97-98.
[3]金明. 倚量化分析 促有效合作——淺談基于SPSS軟件量化分析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文存閱刊, 2018(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