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敏
摘 要:閱讀是學習和積累語文基礎 知識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意以教材為指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方式和理解方法。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分幾個方面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思考
閱讀是信息的輸人,是學習和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為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客觀來說,小學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起始階段,教師一定要抓住機遇從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厚積薄發(fā),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鑒于此,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從幾個角度說--說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激發(fā)興趣,促進閱讀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處于身心發(fā)育初期,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我們只要能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激活他們的好奇心,就能喚起他們的閱讀需求。當前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文本設定中也結合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的特點優(yōu)選經(jīng)典課文。
就拿四年級教材來說,其中的《巨人的房子》《去年的樹》這樣的童話故事,是想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以活潑的語言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說明道理,語言活潑。學習這樣的課文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切人到基礎知識積累和學習中來;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勵志故事,就是激勵孩子們讀書勵志,讓學生產(chǎn)生學好知識的動力和報效祖國的情懷;其中還有《飛向藍天的恐龍》這樣的科普類文章,通過惟妙惟肖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恐龍的科普知識,趣味易懂....由此可見,無論是文本設定,還是我們課堂教學都要以生為本,抓住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的特點,針對性設置閱讀教學方案,才能真正激活他們主動閱讀的欲望,才能產(chǎn)生最大的教學效能。
二、設問啟發(fā),閱讀思考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考是閱讀的畫龍點睛之筆。語文知識涵蓋面比較廣,細節(jié)也比較多,而小學階段也是學生初步養(yǎng)成良好閱讀理解習慣的關鍵時期。這就從客觀上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知識銜接的部分或者重難點部分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這樣才能讓閱讀有針對性,有學習價值。就拿人教版四年級《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來說。這是- -篇優(yōu)美的游記,是我們常見也常用的題材,如果不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深人思考和認知,那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多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最多能讀到作者的所見所聞,無法學到更深層的寫作技巧。那我們就要在學生閱讀之前在關鍵部位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思考:(1)寫路途的時候,“眼前一-片明艷”,明的是什么?艷的是什么呢? (2 )寫外洞的時候,哪里可以看出“寬敞"呢?用的什么手法呢? (3)作者怎樣寫孔隙的窄小和低矮的? ...通過這些問題,能培養(yǎng)同學抓住事物特點在閱讀中思考,掌握通過對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形象描寫客觀事物的技巧,這樣就深人了細節(jié),可謂探驪得珠,有效達成了閱讀教學的目的,完成了知識吸收到能力轉(zhuǎn)化的過程。
三、結合生活,體味情感
古人日:文以載道。意思就是說文章要說明道理,表達情感,可以說情感是文章的靈魂。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也將情感目標定位為重點教學內(nèi)容之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及時啟發(f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體味作者的情感, 這樣才能感同身受,結合自身熟悉的情景掌握描物達情的寫作技巧,這樣帶有情感的閱讀和寫作才有“人情味”。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一般是讓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如果我們沒有及時點撥的話,小學生會顧名思義認為只是通過語言的抑揚頓挫來體現(xiàn)朗讀情感,這其實還是停留在“知識”層面。那我們應該怎樣啟發(fā)情感目標呢?比如《記金華的雙龍洞》路途中,作者寫山的明艷和溪流的活潑,這其實反映了作者游覽時愉悅的心情。然后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比如在過“孔隙’的過程中“眼前昏暗了......朝我擠壓過來”讓學生試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話會有怎樣的心情呢?學生有的說緊張,有的說擔心....通過這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體味文章傳遞的情感,這樣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情感的表達技巧, 完成課堂教學的情感目標。
四、互動交流,擴散知識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知識是發(fā)散開放的,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如果能給學生在閱讀后互動交流的機會,那么就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知識效能。這里還以《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為例。我們可以在細讀階段,每一部分都給同學們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這樣便于相互學習和啟發(fā):(1)針對生字分別組詞、造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2)有位同學提出既然是寫雙龍洞的,為何第--段寫路上風景,是不是跑題?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分析,認為本文雖然是寫雙龍洞,但是路上的風景屬于洞外景物范疇,寫上的話不算跑題....這樣給同學們時間讓他們交流觀點,不但能深人分析更多的知識細節(jié),還可能發(fā)現(xiàn)更新的知識和方法,可以推陳出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上面是我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認識和理解??偟膩碚f,閱讀是我們學習和汲取知識的第一手段,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黃金期,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教材為例逐步指導小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在閱讀中積累知識,體味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生成科學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梅.創(chuàng)新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必由之路[J].語文天地,2013(18).
[2]羅燕芬.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J].新課程(中),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