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慧,浙江省湖州市愛山小學教育集團語文教師、班主任。浙江省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浙江省十佳智慧班主任、湖州市優(yōu)秀德育導師、吳興區(qū)“最美教師”,享受區(qū)班級管理人才第一層次特殊津貼。
2018年3月,登上“全國班主任高峰論壇”,進行“修煉愛的能力”主題演講。同年10月,帶領工作室團隊,在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委會第四次年會上做“智慧領銜,讓愛有方”的主題發(fā)言。
我們學校一直非常重視班主任隊伍的建設,為了更系統(tǒng)、更有效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2009年成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小組,根據學校發(fā)展的需要和教師的實際需求開展研討實踐。2013年,依托浙江省班主任工作室的評選契機,班主任研究小組經過層層申報考評,被批準成立浙江省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慧育”班主任工作室 ,由我擔任工作室的領銜人。
學校秉承“愛如山高,愛滿校園”的辦學理念和“以人為本”的辦學宗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人的主動發(fā)展視為學校教育的首要目標。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以愛育愛”,不斷修煉愛的能力,讓班主任們愛得有智慧,愛得有方法。
剛開始,我們對于工作室的概念還比較模糊,依舊按照以往工作小組的模式開展工作。 經過兩年的學習、摸索、實踐,慢慢懂得了“班主任工作室”的含義:一個為了共同的目標聚集在一起,專注于班主任實踐研究的工作團隊,用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用一群人去輻射更多的人。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引領、輻射作用,工作室在各個年級選取了一批優(yōu)秀的班主任,作為工作室的核心成員。集團不斷發(fā)展,目前擁有3個校區(qū),2個下屬學校,147個班級,學生人數近7000名。核心組成員經過調整吸納,已經達到27名。
隨著學校擴招,每年都有新老師充實到班主任隊伍當中。他們中有新畢業(yè)分配來的老師,也有從外校調入的老師。這些新教師既要適應新的工作環(huán)境,又要擔任學科教學任務,同時又擔負著班主任的重擔。如何幫助他們盡快站穩(wěn)講臺,熟悉常規(guī)管理,成為目前學校班主任工作最大的難題。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確立了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專門指導培訓新班主任,幫助他們用專業(yè)的態(tài)度去當好班主任,建設好班集體;另一方面,為一線班主任搭建平臺,挖掘他們管理班級的優(yōu)秀經驗,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推動學校班主任團隊的建設,增強班主任的職業(yè)幸福感和自信心。
由此,“慧育”一名應運而生,除了嵌入領銜人的名字,表明是由王慧引領指導的工作室外,更重要的是蘊含著工作室的美好愿景——用智慧培育,用愛心澆灌。
一、搭建愛的平臺
工作室以“引領、研討、發(fā)展、輻射”為宗旨,由領銜人帶動骨干,影響全體,帶領一群班主任共同成長,逐步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有特色的智慧班主任。工作室首先在自身建設上做文章,搭建平臺,交流輻射。
1.吸納骨干,形成核心力量
工作室根據研究方向確定了兩批成員——新晉16位年輕班主任建立“小青班”;各校區(qū)各年段27名骨干班主任成立班主任核心組。兩個班組工作線齊頭并進,相互交融,而這些班組成員就成了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生力軍。由于分隔幾個校區(qū),聚在一起不方便,機會也并不是很多,我們就充分發(fā)揮現代傳媒的功能,先建立QQ群,后來又建立了微信群,日常就利用這兩個平臺討論、研究、分享。
2.完善制度,明確各自職責
根據省班主任工作室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我校實際,我們修訂了班主任工作室的制度,在自身師德建設、承擔培訓指導、引領專業(yè)提升、開展課題研究、發(fā)揮輻射作用等方面明確了工作室、領銜人以及工作室成員的各項職責,做到職責分明,操作性強。明確職責的同時,也制定了工作室的考核制度,每學年對工作室進行考評??荚u的內容主要包括工作室的自身建設、在培訓和指導班主任成長方面的主要業(yè)績、在班主任工作科研課題研究中發(fā)揮的作用、工作室成員在自身專業(yè)能力上的提升等等。通過制度約束和量化考核,進一步完善工作室的建設,推動工作室的發(fā)展。
3.硬件配套,營造研究氛圍
“班主任工作室”掛牌之后,學校專門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書籍、媒體等設備全部到位,為工作室開展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也讓我們這個團隊有了歸屬感和價值感。 工作室門口懸掛“首批浙江省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的牌匾。走進室內,墻上各項職責和規(guī)章制度醒目地張貼著,窗臺上各盆綠植散發(fā)著蓬勃生機,書架上各類教育雜志擺放有序。微風吹來,素雅的窗紗隨風輕舞;溫暖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灑落在精巧的小圓桌上。成員們或倚在書架邊,或圍在圓桌旁,一杯清茶、一支筆、一本書,學習、討論、交流……
二、傳播愛的能量
工作室以老帶新,發(fā)揮班主任核心骨干組的作用,幫助年輕的新班主任們盡快熟悉工作環(huán)境,把握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節(jié)奏,盡快適應班主任的身份和角色。
1.一封書信有溫情
班主任工作室梳理了本校班主任日常工作內容,用比較流行的淘寶體,在暑期師德培訓期間就以書信的方式給新班主任支招,告訴他們管理班級最基本的方法和措施,讓他們初步感受班主任這個角色,盡早融入新的環(huán)境。
2.一點改革有創(chuàng)新
對師徒結對的制度進行了小小的改革,除學科教學外,增加了有關班主任工作指導的內容,要求師傅在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對徒弟進行全方位地跟蹤指導和培訓,幫助新主任盡快適應角色。我們稱之為“全景式師徒結對”。
3.一個班級有重點
針對以年輕的新班主任為主建立的“小青班”,每月一個重點,對班級管理的每日常規(guī)進行指導和培訓,從晨會到課間十分鐘,從家長開放日到期末評語的書寫,細致入微地指導年輕班主任迅速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管理班級,站穩(wěn)講臺。
4.一次回訪有實效
在期中和期末兩個階段,根據不同情況至少進行一次回訪。比如,以座談的形式對新班主任進行回訪,了解新班主任的工作狀況,幫助新班主任解疑答惑,并指導他們開展工作。又如,通過郵箱這個“綠色通道”,以回復郵件的方式進行回訪。幾年時間,回復信件50余封。在回訪中,了解到的一些共性問題統(tǒng)一進行答復;一些個別問題則采取當面交流的形式來解決。新班主任普遍認為,這種方式還是很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困惑。
三、修煉愛的能力
根據當下的教育形勢,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而班主任隊伍建設又是重中之重。“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已不單單是一句口號,它需要強有力的措施去落實、去推進。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學校工作千頭萬緒,老師們平時的工作也很忙,于是我們積極整合學校研訓資源,開展班主任工作室的各項工作,通過培訓、研究、實踐,不斷修煉自己愛的能力。(圖2)
1.申報課題,研究有依托
工作室成立后,一直在摸索、在實踐。2018年1月,我們整理材料,《以“工作室”為依托,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校本化研究》成功申報了陳萍老師主持的課題“班主任核心素養(yǎng)及培育的實證研究”的子課題,將班主任工作與學校德育實踐有機融合,通過構建學校以“愛”為本的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實現具有本校特色并適應班主任德育多元化發(fā)展的德育工作新目標。
目前,該課題的研究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課題組成員不僅開展了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理論學習,廣泛查閱了相關的文獻資料,還訪問了各年級組老師,挖掘優(yōu)秀班主任的管理經驗,搜集整理班級管理小妙招,了解和分析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構成和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現狀,更廣泛地探索有效德育的途徑和策略。
我們認為,以課題為引領,以工作室為依托,有利于我們結合課題研究開展班主任工作室的各項工作,能更好地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也能在這一領域研究得更深入、更全面。
2.開展培訓,角色有定位
要提升班主任的育人素養(yǎng),還必須積極學習新的理論和育人策略,不然只會“老驢拉磨——原地打轉”。我積極參加全國、省里組織的各類班主任的培訓和學習,通過講座、會議、微信交流等方式,向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員和全校的班主任老師做匯報,在班主任的心中播下了種子,讓班主任意識到班主任工作不應該陷在瞎忙乎的狀態(tài),應該用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素養(yǎng)去解決教育的問題,科學、智慧、有效地管理班級。
工作室積極參與每學期的校本培訓工作。在校本培訓項目“提升教師溝通效能”“提升各學科教師班級管理能力”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工作室成員積極參與,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理論學習的先行者
我們的校本培訓,圍繞著“提升育人素養(yǎng)”的主題,引入了效能溝通和正面管教的國外先進理念。在校本培訓的理論學習階段,工作室成員率先閱讀《效能溝通》和《正面管教》系列叢書,積極參與正面管教講師開展的體驗式分享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工作室的老師進一步更新了育人理念,掌握了許多先進的育人策略。我們就像一顆顆種子,播撒到各個年級組,在推動教師學習培訓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2)案例研討的組織者
在校本培訓的實踐階段,以年級組為單位,由班主任工作室成員定期組織開展案例督導活動。組織者嚴格按照“案例督導流程”,組織本年級老師開展案例研究,并且做好書面記錄。學期結束,組織老師開展案例分享和評選,把最優(yōu)秀的案例匯編起來,作為大家學習的資料?!督淌依锏恼婀芙獭愤@本書已經成為班主任的必讀書。
(3)論壇交流的分享者
學校擁有很多有著豐富帶班經驗的班主任老師,也有開展“班主任論壇”活動的傳統(tǒng)。本階段,我們把校本培訓項目主題作為班主任論壇的焦點論題,兩項工作有機結合,讓傳統(tǒng)意義上的“班主任論壇”活動又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它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一次個人展示,也是對所學理論和踐行過程的一次深度交流,著實提升了班主任團隊的育人素養(yǎng)。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員,他們每次都積極參與,所做的觀點報告有理有據,既提升了自己,又輻射了全體。
(4)青年答辯的點評者
在校本培訓實施過程中,組織開展了“青年教師效能溝通情境對話”活動?;顒又?,先向青年教師呈現一個個需要溝通的情境(和孩子的溝通、與家長的交流、同伙伴的相處……)請青年教師現場演繹,由工作室部分成員亮出自己的處理辦法和相關思考,對青年教師的表現做出相應的點評。
班主任工作室的核心組成員,就在這不同的角色扮演中,積極參與校本培訓,有機地將校本培訓和工作室活動融合在一起。
3.有效實踐,能力有提高
兩年來,我們參與各類培訓,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還通過實踐活動鍛煉自己,提高專業(yè)能力。
每學期,各科都會有匯報課、公開課,班主任也有匯報課和公開課,我們可以上晨會課和班會課。比如,根據一個晨會主題(愛惜糧食,了解糧食的來源—采訪食堂工作人員—為何愛惜糧食—怎樣愛惜糧食),3-4個班主任合作,進行晨會系列教育。市班主任能力大賽,工作室的成員梳理了自身經歷的教育事件,精心設計具有普遍意義的情境題目參與大賽題庫的收集工作。工作室的成員還率先對自己的班級管理進行改革,及時分享經驗和體會,隨時向大家傳遞班主任的幸福和喜悅。
“只有先做起來,才能更好起來”,我們工作室全體成員就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搭建愛的平臺,傳播愛的能量,修煉愛的能力,我們就是這樣踏踏實實地做,在實踐中思考、提升、突破。智慧領銜,讓愛有方——班主任們正在實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