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美術作品中含有豐富的美學藝術和情感因素,同樣是用來傳遞情感的一種介質。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深化學生對美術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感受,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欲望,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高中美術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豐富日常學習生活。將情感教育融入美術教學,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愿,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的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現實生活,必定賦予著豐富的情感,融入情感教育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悟想象力,從而使其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融入作品中。
一、高中美術情感教育內涵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對美術學習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有關作品情感部分的引導,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美術作品,感受作品深處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課教學在能放松高中生緊張學習生活的同時,還可以使高中生學習美術專業(yè)知識,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更好地深入賞析作品。同時,可以讓教師充分投入一些情感因素,摒棄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機械式教育,使教師成為課堂中的開拓者,開拓學生自主思考的思維模式。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將情感因素融入其中,有利于美術課堂活動有效地開展。
二、高中美術情感教育價值
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多種思維的觀點,求同存異,雙向溝通,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要構建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加強互動式的交流,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經常讓學生互相分享學習經驗,以便于教師得到相關的反饋,增強教學效果。
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有助于發(fā)揮美術教學功能。美術教學的開展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因而為了發(fā)揮美術教學的功能,在美術教學中添加情感教育,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美術這一科目。教師要以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課方式來感動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帶有一定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教師通過進行情感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欣賞及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維想法融入進去并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使作品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三、高中美術情感教育實踐策略
1.提供優(yōu)秀教材,豐富物質基礎
高中美術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繪畫、攝影、雕塑、工藝、書法等,對于學生而言,每項內容都為他們提供了情感教育機會。教師對教材的充分利用,能發(fā)揮教材的真正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的向往,激發(fā)其深入理解并賞析作品的興趣,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博大精深,更能深刻體會并汲取智慧和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例如,在欣賞《千里江山卷》時,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延綿的山峰、陡峭的峽谷、飛流而下的瀑布,還有寺廟、莊稼、旅人、竹林、小橋和船只。畫面刻畫得十分精細,作者必然有一腔熱愛祖國河山的熱血。通過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將靜止的畫面看“活”,深刻感受到畫面中的內容及意義;這是一幅具有生活氣息的河山圖,學生與作品進行心靈上的對話,能進一步加深對藝術的感悟,甚至能與作品產生共鳴,明白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更能做到從藝術層面進行賞析。
2.教師以情動人,豐富情感生活
對于一幅作品,學生只用聽和看可能難以產生情感,很難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含義。教師是學生最信賴的情感依托,學生會受教師情感的影響。由于美術作品是靜物,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就會感覺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在教課前要提前進行預熱,渲染作品的感情,引導學生體驗美術作品。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在講授《八駿圖》時,可以在課前先播放畫作的背景、作者本人的故事以及馬的相關形態(tài)等視頻,然后再具體講授《八駿圖》。先讓學生感受作品并說出第一感受,再細化講授每一匹馬的形態(tài),都代表什么性格。教師可以以一幅作品引出作品的作者,再以作者成長路線為線索,講述其一系列的作品,這樣更能吸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及熱情,增強學生的賞析能力,增進學生對作者及作品的深入認識。
3.求同存異,尊重藝術的個性化
由于個人經歷和藝術能力不同,任何人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都有所差異。作為美術教師要尊重個體差異,求同存異。在觀看一幅作品時,可以先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猜測這幅畫所表達的情感,然后進行相互討論、研究,教師從旁加以引導,進行互動式的教學。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升學生對美術這一學科的認識。
美術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圖像及文字的理解與記憶,開發(fā)學生的右腦功能,使高中生放松身心的同時,有助于提高高中生文化課的學習效率。在講授《裝飾畫》這一作品時,教師應借助多媒體來展示刺繡及壁畫等相關內容,展示裝飾畫的構圖方式及色彩應用。教師要教導學生,藝術可以從多角度、多思維進行考慮,要廣泛接受別人有理有據的觀點,藝術的發(fā)展是可以求同存異的。
4.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高中美術課堂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密切溝通和交流。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緩解學生高中生活的緊張感與疲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要嚴格進行自我要求,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積極融入學生群體。要時刻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形成一個互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及想法,教師隨后再對其想法進行點評、鼓勵,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引導,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開發(fā)并培養(yǎng)其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之,加入情感教育,使靜止的作品“活”起來,能增進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熱情,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使學生緊張的高中生活得到放松,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圖像和文字的記憶,同時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美術教學,以飽滿的熱情,多方法、多角度進行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使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到提高,進而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潘娟.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6(21):173.
熊杰.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