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靈
2019年初,我?guī)鹤尤チ艘惶似蛄︸R扎羅,而且登頂。
乞力馬扎羅大概是登山界的入門,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我算了算我自己的年齡,已經(jīng)46歲了,估計再往后走,登頂?shù)臋C會肯定越來越少。我兒子12歲,恰是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允許登山的最低年齡門檻。能跟他同時登上山頂,估計就這一兩年的時間。因此,我決定帶他試一下。其實更重要的是,我想讓他人生當中出現(xiàn)第一件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成或者不成的事情。
我們到了海拔3700米的營地的時候,是他第一次知道高原反應是怎么回事。他坐在那兒,看著一堆吃的東西,科學上知道要吃,但所有的感覺都是吃不下。
到了海拔4700米的營地時,他出現(xiàn)了人生中第一次肌糖原和肝糖原耗盡的狀況。這種狀況在真實的情境里是這樣的:我要抹防曬霜,它就在我的側(cè)兜里,但我就是沒有力氣把它掏出來。
我比兒子先到達4700米處,我沒管他,把他扔在了后面,心里想的是反正你得自己走上來。這是我對我兒子采取的策略:我們給你提供所有專業(yè)的支持系統(tǒng)、向?qū)?、背夫、行進的線路、前面的營地,但你自己決定你上還是下。
我們到了4700米之后,大概只能睡1個半小時到2小時,半夜開始登頂,走完最后的1200米。為什么?因為這座山靠近赤道,空氣對流非常強。如果不在半夜上去,下撤時就可能趕上暴風雨,一旦遇到是會凍死人的。
我們登頂是從半夜11點開始的。我在早上6點登上山頂,我兒子是早上8點。下撤過程比較快,大概1個半小時到2小時。真正的痛苦出現(xiàn)了:回到4700米營地時,好想躺下來。你內(nèi)心的感覺是“這事我可算辦完了,我可算成功了”,但事實是你不許睡覺,再繼續(xù)走11公里回到3700米。也就是說,36個小時中能睡覺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一直在走路。
那時,我坐在3700米營地的床上,在叫:“天吶,地吶!有沒有飛機吶?沒有滑竿嗎?沒有人把我抬下去嗎?我可以付錢的?!?/p>
我想說的是:登山不在你的能力,你的痛苦和你的能力沒有多大差別,你實在不行了可以撤。真正的痛苦是,你做好了多大的心理準備去承受那樣的痛苦。
成功登頂后,我兒子的表情跟之前相比好像是長大了好幾歲,其實不是人狀態(tài)的變化,而是他終于逼自己做了一件自己都不相信能做到的事情。他感嘆說我還能這樣。人一旦能完成一次“原來我還能這樣啊”的事,他就長大了。
(摘自《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