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賢亞
摘要: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給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逐漸高漲,教師的教法運用日趨合理,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值得我們欣慰和自豪的,初中歷史教師要繼續(xù)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的推進歷史課堂教學的改革,進一步的激發(fā)歷史課堂的教學活力,為初中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和鞏固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總結,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初中歷史;新課改;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目前,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如部分歷史教師的教學理念依然陳舊、課堂的教法使用比較單一、不善于歸納和總結等等,這些不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課堂教學水準的進一步提升,需要歷史教師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文將從三方面入手,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有效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
一、樹立正確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新課程的改革像一陣春風給歷史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不少歷史教師都積極的在新課改背景下推進歷史課堂教學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部分歷史教師依然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依然重成績、輕素養(yǎng),這使得歷史課堂的素質教育打了折扣,需要我們進行積極的反思和改進。其一,積極的鉆研新課程標準。初中歷史教師要積極的聯合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同行一起對新課改的方向、本質內涵、指引理念等進行有效的探索,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準確的把握新形勢下歷史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實踐打好基礎。其二,樹立正確理念。歷史教師要積極的樹立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的重視起歷史課堂的教學,并積極的將歷史課堂的有效施教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相結合,不斷的將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到歷史課堂教學的每一個具體環(huán)節(jié),這是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其三,制定有效教學目標。歷史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制定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中長期規(guī)劃,并對每一節(jié)課的小目標進行細致明確。例如,在學習《原始農耕生活》內容時,其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①掌握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點;②了解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情況;③比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等等,為后續(xù)的有效教學打好基礎。
二、不斷進行教法創(chuàng)新,積極優(yōu)化教學流程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如口授法+板書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歷史課堂的教學要求,需要歷史教師積極的對教學模式和具體的教學方式進行有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并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每一個流程,真正的讓歷史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例如,在學習《青銅器與甲骨文》內容時,可以借助極富渲染力的短視頻向學生形象具體的對甲骨文和青銅器的由來、發(fā)展等進行簡要講解,讓學生在有趣的畫面展示和講解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其次,歷史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并按照該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對該節(jié)課需要學生學習的目標任務進行展示,如了解甲骨文的由來;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了解我國的青銅器文化等等,并引導學生3~5人為一組一起結合對教材的閱讀進行討論學習,并初步歸納出問題的答案等等,有效的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最后,歷史教師可以通過隨機提問來讓每個小組分別進行討論成果展示,并借助微課視頻再次對這些內容進行形象化和細致化的講解,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好奇心,讓學生在有效的講解中,高質量的掌握該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內容,不斷的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積極進行歸納總結,補足學生學習短板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重講解、輕總結,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打了折扣,不利于鞏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歷史教師要積極的重視起課堂的歸納和總結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的提升課堂歸納和總結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了《百家爭鳴局面》內容后,一方面歷史教師可以對具體的內容,如孔子的政治主張及教育成就、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等等,讓學生從整體上對這些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概括,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另一方面,歷史教師要積極的帶領學生開展有效的評價,就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收獲進行分享,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查漏補缺,有效的補足學生存在的短板環(huán)節(jié),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要全面的重視歷史課堂教學,積極的改進和優(yōu)化自身在課堂的教法使用,并在具體的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不斷進行教法創(chuàng)新,積極優(yōu)化教學流程;有效進行歸納總結,補足學生學習短板,讓歷史課堂教學逐漸得到改進和完善,從而進一步的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活力和生機,為初中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孔寶華.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19):70.
[2]李賽.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06.
[3]項南.淺談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有效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2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