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中,課堂提問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愛好培養(yǎng)和學習成績提升的重要措施,對英語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本文旨在對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弊端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方式;存在的問題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當前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方式仍存在問題的難易程度掌握不明確、英語問題的質量存在弊端等問題。
1 .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弊端
問題的難易程度掌握不明確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有些教師對提問的問題的難易程度掌握不明確。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不能合理把握課堂提問問題的難易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問題的參與熱情。設計英語問題時,如果過于簡單,則沒有挑戰(zhàn)性;如果問題的難度太大,又會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參與到正常的課堂提問中來,降低學生的英語課堂參與積極性。所以,這就要求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做出正確的估計,并在此基礎上把握提問的難度要求,恰當好處地提出問題。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要平衡問題的難易程度,避免課堂成為個別學生的展示平臺,要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到英語課程中來,這樣才能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英語問題的質量存在弊端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有些教師提問的英語問題的質量也存在弊端。有些提問的問題膚淺、平庸、且毫無實際意義,完全是“為了問而問 ”,看似有問有答,但實際上卻缺乏交際性,只能置學生于被動地位,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如在一次教學中,一位老師指著教師一張大課桌大聲問到:“ Is this a desk|?”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Yes。”老師得到學生正確的回答后又問了一句:“Is it big?”學生再一次響亮地回答: “No?!边@時老師很滿意,因為學生都答對了..... 其實這樣的提問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根本沒有起到讓學生產生疑惑的作用。還有一些英語課堂提問過多、過長。小學生所具備的詞匯及基礎知識比較少,教師有時提的問題過長過多,學生聽不懂,心理上就有一種挫敗感,加上教師一再追問,他們就更加不知所措。
2 .巧設問題的價值
2.1 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巧設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深入地去思考問題,繼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課堂中,小學高年級英語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提出一些生動的、有趣的問題,“懸”而不發(fā),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與注意,把學生引入所要教學的內容當中。例如,例如: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時可以這樣做。老師將閱讀材料的名稱定為“Chicken girl”。不難看出老師試圖從名字上吸引學生的閱讀注意力。一上課,老師就從ppt上顯示了一個叫做Tracy的女孩并提出問題: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 this girl--Tracy. People usually call her Chicken girl. Why do we call her“Chicken girl?” 老師拋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猜測著?!癝he likes chicken.”“She looks like chicke....”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激活, 答案隨即出來。就這樣,學生根據引導急于了解真相,很快進入了初步閱讀的學習階段。這樣一來老師既調動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又給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
2.2 架起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有利于架起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例如:在教授動詞過去式時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可以這樣引入的。We have just had a long holiday, what is it? Yes, it was the National day. I believe that you had a good time. For me, I went to Hong Kong with my friends. And we did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there. Do you want to guess what I did there?學生對教師的生活是蠻感興趣的,于是大家投入到熱烈的討論與猜測中。教師將早已貼在黑板上的大量的動詞短語卡片按照學生猜測的順序擺在黑板_上作為下面活動的語言支持。接下來教師又問到: I enjoyed myself inHong Kong. How about you? Where did you go and what did you do there? Let's share! ....教師以愉快、友好、從容、談話式的態(tài)度進行提問,既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禮節(jié)的氣氛,又注意了說話表達得體。與此同時,學生通過聊天自然進入角色,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產生學習英語的迫切愿望,師生很快進入了一種和諧的交際氛圍。
2.3 精準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有利于精準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問是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解中適當地插入一些提問,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既可以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與聽說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精準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作用。
3 .巧設問題的主要策略
3.1 所設問題要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要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新課程強調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應當注重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學“回歸生活”,還學生以生活,還學生以快樂。例如,在學了人物介紹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家庭成員介紹進行提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小學英語教師應充讓學生盡量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
3.2 所設問題要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所設問題要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問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例如,在《Wallace and Gronit》教學中,小學高年級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愛看電影的這一興趣點,圍繞問題What movies do you like watching?帶領孩子們高效地學習了許多有關的新知識。
3.3 對于問題的設置要循序漸進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問題的設置要循序漸進。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課堂提問也應該遵循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規(guī)律,具有梯度。設計課堂提問時應認真挖掘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研究教材中潛在的知識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使所設計的問題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且能化難為易,引導學生循序漸進自然習得語言。如教學一般過去時態(tài)時,上課開始就與學生直接交流“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Did you ……?”可以為后續(xù)的閱讀教學作好鋪墊。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架起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有利于精準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中,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中,巧設問題要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要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問題的設置要循序漸進。
參考文獻:
[1] 馬鳳娟.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讀寫算, 2014, (02) :86-88.
[2]鄒琳.提問:有效提問啟迪思維——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教育教學論壇, 2012, (19) :188-190.
[3]黃娟.課堂正在進行, 提問把握時機——例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提問[J].學園, 2012, (20) :128.
[4]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