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蘭亞男
摘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中學校園這塊凈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jīng)_擊,許多學生因為面臨升學的壓力,而導致心理脆弱;同時,媒體的發(fā)達,使海量的信息不斷的涌入學生的視線,當前的中學生面臨著更多的誘惑,也必然陷入從未有過的迷茫;另外,留守兒童的增多,獨生子女問題,都是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誘因。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開展,迫在眉睫。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目標及措施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堅持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個別輔導為輔”的教育原則,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不斷修正對自我的認識,增強自我的調控能力過程中,越來越能對抗生活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種挫折和壓力,提高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要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注重活動體驗和心靈感悟,追求“教學無痕”的最高意境和“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為指導思想。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標
2.1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標準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第二,能夠適應環(huán)境,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懂得謙讓;第三,生活中能擁有幸福感;第四,工作中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初中心理健康教師要立足于以上三個方面,對學生的生活、學習予以適時的指導,達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2.2完善學生的人格發(fā)展
初中階段,正處于個體人格的形成時期,正確的指引,將無疑會促進學生人格向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應該是豁達包容,富有責任感和同情心的;應該有廣泛的興趣,充滿了求知欲;應該有堅定的意志,愉快的情緒。心理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在校青少年的人格發(fā)育,并在必要的時刻做出積極的引導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初中階段是人生中思維發(fā)展和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學生告別了小學時候的懵懂,生活的圈子和學習的內容都在增大、增多,這時,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這樣的哲學命題。所以,心理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展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營建工作。
3.1專題講座形式
專題講座是一種比較好開展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需要教師在講座之前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例如:開展班級問卷形式,調查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比較關注的問題,然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篩選,最終確定講座題目。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同時也有利于在學校范圍內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知名度,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大量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初中心理健康的專題講座命題的主要是圍繞“考試焦慮”“情緒的調節(jié)”“做真實的自己”“培養(yǎng)自制力”等幾個方面。
3.2課程輔導形式
一般情況下,初中心理健康課的課程安排是兩周一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這節(jié)課的時間設計一些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心理課程,側重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全面培養(yǎng)。例如:《自信心的訓練》、《挫折下的心理指導》、《正確面對與他人的矛盾》、《人際關系指導》、《自我心理修養(yǎng)指導》等內容,都適合拿到課堂上來,心理教師可以通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思考,幫助學生預防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或者對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輕微心理問題進行適當?shù)氖鑼Ш椭刚?/p>
3.3個體咨詢形式
個體咨詢是著眼于少數(shù)學生展開的一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梢苑譃閮煞N情況。其一,在開學初,心理教師可以下發(fā)到各個班級一些心理問卷,在問卷中可特設一欄:“有困惑的學生可以在這一欄劃對勾,等待心理教師的預約。”其二,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可以設一個心理信箱,學生如果想預約心理教師進行個體咨詢,就可以在信箱內留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咨詢輔導,一定要做好案例輔導的記錄,同時要堅守保密的原則,且不可把學生的訪談信息以任何形式泄露給任何人,包括學生的班任和父母。
3.4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保ㄅ喔目茖W家、哲學家,有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我們說性格是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要想成為一個倍受歡迎的人,應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呢?要從平時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習慣面含微笑。有人說:“微笑是人際關系的通行證?!比绻隳苄δ樝嘤δ樝嗨?,就會給人一種溫暖親切之感。生活需要微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微笑。
3.5開設心理輔導課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一部分,是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班主任就必須足夠的重視,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到日常工作中來,通過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課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例如,針對心理健康教育,我開設了心理輔導活動課(如勞動課),通過各種積極、有效的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陽光開朗的性格。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融入到班集體中,進而方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掌握學生動態(tài)。另外,班主任要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這樣既保障了學生的權益,又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生活。
3.6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當學生有話不能說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負面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此,作為班主任,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加強與其他科任老師的交流合作,共同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將“要學生學”轉變?yōu)椤皩W生要學”。例如,在某初中三年級,該年級班主任在教學時轉變教學模式,實行“學生主講”的教學模式,教師每天事先將任務布置好,讓學生準備,而教師則擔任起評委的角色,在臺下為學生加油打氣。同時該班主任還要向其他任課教師推薦這種方法,通過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膽識,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了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四)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學校、家庭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兩個主要場所,班主任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在學校里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電話、走訪等形式全面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狀況,進而為教師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便利。
四、結語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保障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吸收理論知識,在知識點的教學中實現(xiàn)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有效的教學引導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懂得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式,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這些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邵云. "芻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實踐." 中學教學參考 36(2015):103-103.
【2】李靜. "如何開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新課程學習(下) 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