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林
摘要:由于初中階段學生有獨特的心理與生理發(fā)展特征,所以體育教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也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人格發(fā)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研究學生的身心特征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項目,與學生進行互動交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養(yǎng),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學和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并提出具體的體育教學策略,希冀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體育;提升;主動參與性
引言:
體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體育能夠促進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發(fā)展,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界也極為重視,為了進一步加強體育教學的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通過有效的引導與點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能夠在體育學習活動中自身的綜合素質,切實增強體質和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目前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性低的原因
(一)并未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我國體育教學過程中仍然是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也并未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仍然采用講授是單方面教學,也難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知識講解,卻并未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有效引導,正處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邊緣位置,難以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例如體育練習目標,教師通常是自主設置并且過于重視,導致在教學時有較多的干涉和控制,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學習,被動式的接受教師的要求與安排,活動中并未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二)體育教學內容枯燥單一
當前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教師并未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只是采用講授與重復練習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會感覺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參與熱情與。
(三)教學評價方法單一
體育教學評價模式單一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評價是對教師的評價以及教育結果的評價,卻并未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對于有努力過的學生有所忽視,也并未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所以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不到鼓勵和關注,會感覺到失敗,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的策略
(一)豐富教育內容,歸還學生學習主動權
當前體育教學現(xiàn)狀差強人意,內容過于枯燥乏味,嚴重制約著體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構建起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新理念,結合社會以及時代的發(fā)展要求,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初中體育測試中有100米跑,學生參與訓練過程通常是被動的,并沒有用心去跑。對于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該訓練改變?yōu)榻恿ε軉挝?,要求每個小組進行競爭,通過競爭使學生參與其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由于小組競賽有了勝負,學生在參與時也會變得更加積極,課堂氛圍也會更加激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到了教學輔助和活動組織的作用,所以教師應當真正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有效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可以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出所要講授的體育知識或者是體育運動技巧。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認真觀察學生的差異,從而進行針對化教學,爭取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受到科學合理的體育培訓。
(二)拓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活動參與熱情
當前我國體育教學不僅要革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也應當進一步拓展體育課外活動,對學生的興趣進行重點培養(yǎng)。所以教師可以在學校內定期開展拔河比賽、籃球比賽、跳繩比賽讓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比賽,或者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競賽。通過集體形式,學生能夠在課后積極踴躍的練習,也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團隊交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主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扭轉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模式,即向學生宣傳各類體育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同時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體育器材,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在課后時間內自由選取運動項目,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情境式教學內容,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也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體育運動技巧以及教學內容。
(四)建立多元評價模式,引導學生掌握技巧
建立多元的評價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對學生開展教學時應當考慮學生間的整體差異,才能夠進行多元評價。例如在進行800米跑運動測試時,教師應當先對學生展開摸底測試,并且準確記錄測試結果,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體能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模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然后再讓學生進行800米測試,根據(jù)兩次測評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才能夠確保評價正確有效,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的能力在相應水平上得以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初中體育教育,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身體差異,有針對性的開展多元體育游戲和課外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
參考文獻:
[1]李傳東.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4):162-162.
[2]李洪濤.探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科技展望,2016,26(27):174,176.
[3]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50-151.
[4]金福齊.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新課程導學,201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