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2019-09-10 23:55:03周燕
    南北橋 2019年18期
    關鍵詞:教學思考小學教育道德與法治

    周燕

    【摘? ? 要】在素質教育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對小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建議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 道德與法治?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41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所發(fā)揮作用越來越突出,對于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正確價值觀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家長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認知度不高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觀念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兒童道德的形成,來自于家長潛移默化地熏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的論述,強調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學教學中,很多家長對于道德與法治教材認知度不高,想當然覺得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可有可無的課程,將之排在其他學科之后,造成了校方一頭熱和家長方一頭冷問題,導致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教師授課方式不夠靈活,缺乏靈活性和開放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具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的基本特征。教學中要善于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主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但是從調查情況分析,能較用心領悟新教材的教學宗旨,并實現(xiàn)開放性、活動性、生活性施教的老師較少,相當一部分教師的授課方式缺乏靈活性。小學一年級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的發(fā)展,不可能通過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方式來實現(xiàn)。新時代的學生非常樂于接受新事物,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吸收知識的特點跟傳統(tǒng)方式不同,但現(xiàn)實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這個中心,且針對學生的活動設計缺乏趣味性、體驗性和成效性。

    二、改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建議

    (一)強化家庭的紐帶作用,搭建學校與家庭互動平臺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資源是多樣、開放的,可包括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如:家庭、社區(qū)、教科書、互聯(lián)網(wǎng)、兒童的經驗、興趣、音像材料等等,品德與法治教學不能封閉在教室里、局限在書本上,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引起家長們的切身重視。要利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和開放性的教學資源搭建學校與家庭互動平臺:一是設立以班級為單位的品德與法治課程家長、老師微信群,由該課程老師適時發(fā)布相關微信信息,如定期發(fā)布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初衷、教學改革方向等信息,再如具體教學過程中遇國慶節(jié)、美麗的秋天等單元,則發(fā)布“建議家長們抽空與孩子們一道通過電視、上網(wǎng)及書本,了解國慶由來、美麗中國、收獲的季節(jié)相關知識”等諸如此類信息;二是搭建學生跟蹤卡互動平臺,進一步暢通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渠道。即:每學期開學伊始,設立一學生一跟蹤卡。如一年級上學期在跟蹤卡按教材四個單元分設“我是小學生啦、國慶節(jié)、美麗的秋天、冬天來了”四欄,并由老師和家長分別填寫學生在校在家的知識感受、表現(xiàn)情況等內容,便于動態(tài)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深度體驗與探究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要求老師必須優(yōu)化教學方法,深度思考品德課堂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深度體驗和探究課本知識的內涵,培養(yǎng)自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養(yǎng)。因此老師要改變一味向學生灌輸課本內容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多加入一些實踐活動,多留給學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時間,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可以更大膽些,讓學生來設計課堂體驗和探究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轉變品德課堂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在《道德與法治》第一冊教材中,有很多課題可以供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深度的體驗和探究,例如“上學路上”一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重走回家路,實地觀察道路兩邊的交通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等,建立理解、遵守規(guī)則意識。老師在講解“親親熱熱一家人”這一節(jié)時,可以邀請家長們一起加入課堂,通過一些親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快樂和重要意義。還有學習“歡天喜地過新年”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們現(xiàn)場展現(xiàn)自己家鄉(xiāng)春節(jié)或者元宵節(jié)的習俗,這樣既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

    (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發(fā)揮教學指導價值的內在要求。因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切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感官思維,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去加深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領悟,幫助學生明白知識的真正意義,使教育達到學以致用、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

    小學階段,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其思想、行為和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網(wǎng)絡的普及和各種不良信息的傳播,影響學生對事物的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一系列負面的情緒和錯誤的行為、觀念。而且小學生法律意識也比較淡薄,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自我保護能力、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很容易造成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此,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強調學業(yè)知識的傳授,還要多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心理變化情況,多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加強對自我的鍛煉,感受真、善、美,在不斷學習和成長中提高自身的追求,強化法律意識。

    三、總結

    在社會教育教學事業(yè)不斷繁榮發(fā)展的前提下,我國各個教學階段各個科目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都呈現(xiàn)出了全新的發(fā)展形勢。小學是學生成長以及認知的初期發(fā)展階段,負責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正確人生認知觀念的教學重任。只有小學教師真正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與法治觀念中發(fā)揮的重要影響,才能采用科學的教學措施,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雅芳.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華夏教師,2017(4):13.

    [2]邵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6(12):113.

    [3]王文娟.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

    [4]李蕊.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2(34).

    [5]毛春芳.小學品德生活化教學淺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

    猜你喜歡
    教學思考小學教育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幾點反思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5:12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2:34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1:20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0:38
    對語文教學目的的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2:30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1:41
    石楼县| 梁平县| 灌云县| 丰镇市| 安乡县| 开封市| 和顺县| 潍坊市| 马边| 湘乡市| 聂荣县| 宁武县| 富顺县| 融水| 中超| 开封市| 略阳县| 海原县| 岑巩县| 玉林市| 满洲里市| 镇江市| 沭阳县| 盘山县| 织金县| 桐城市| 乌拉特后旗| 精河县| 县级市| 江孜县| 牟定县| 德保县| 肥东县| 崇左市| 鸡东县| 华亭县| 上高县| 霍邱县| 青阳县| 土默特左旗|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