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夏
摘要:21世紀是信息爆棚的時代,圖文時代的到來宣告著視覺傳達的需要到達了一定的巔峰。本文通過對視覺傳達涉及中國圖形符號的相關理論基礎為研究對象,對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現狀以及發(fā)生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進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為此后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撐和借鑒。
關鍵詞:視覺傳達;語言符號;跨文化研究
信息傳達一直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史前時代,圖形符號便一直是祖先溝通的工具,隨著文字的形成,文字可以描繪更具體的感官體驗以及情感,圖形符號才日趨減少了其使用,但是隨著電子傳播時代的進入,圖形符號作為視覺傳達設計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其使用又一次有了靈活的操作,其跨文化研究為文化的交流,結合各學科的發(fā)展,進行交叉融合使用,為視覺傳達設計的發(fā)展以及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借鑒。
一、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符號
(一)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符號的概念
世界各國進行多方面的交集與融合,因為語言以及傳統的差異,導致各國之間優(yōu)秀文化無法進行直接的交流,尤其對于一些不通用的語言來說,其中的交流困難會大大阻礙文化傳播。但是視覺傳達設計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種很直觀的傳播方式,而其中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應用賊可以輕松跨國文化差異的阻礙,通過視覺傳達設計這一高科技的發(fā)展脈絡,進行傳播,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二)圖形符號對于視覺傳達的影響意義
作為文化傳播中很重要的傳播途徑,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形式為視覺傳達貢獻了絕大部分的力量。首先,圖形符號不同于語言,不同于視頻語音的傳播效果,也具有其文字無法傳播的效果,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本就包含這些宏觀的形式,例如,文字,圖形等。因此,對于圖形符號來說,它不僅僅代表著一個符號,更是可以上升為一種民族精神,可以世代流傳。其次,文字的跨文化傳播僅傳播著文字所富含的含義,但是圖形符號的跨文化傳播則傳播一類精神一種文化,甚至于是一個圖騰??梢岳斫鉃閳D形符號的跨文化傳播使視覺傳達上升為一個層次,一種傳播的手段。最后,文字是需要文化進行理解的,但是圖形符號是形象化的文字,具有直觀性與好理解性,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基礎,只需要對圖形符號的直觀感覺,讓抽象的文化形象具體化為一定的感官框架,其好理解性使其具有更強大的傳播性。
二、我國視覺傳達中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現狀
所謂跨文化傳播是指,接受文化洗禮的人具備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習慣著不同的符號系統,他們之間進行文化交流,促進文化傳播的時間成為跨文化傳播事件。
(一)漢語普及度不夠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幾個國家之一,漢語言文學也是國際上公認的難學習的文化之一,因此,倘若采用文字形式,使用中文進行文化的傳播,一定程度上,由于漢語普及度不夠會導致文化的傳播大大受限制。
(二)圖形符號的普及度尚未統一
不同的圖形符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參觀會有不同的理解。正如一千個人都哈姆雷特會有不同的理解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點與民族底蘊,文化的交流會推動圖形符號的理解進行統一,圖形符號也會減少障礙影響力度。因此,推動圖形符號的普及度也有助于視覺傳達上的順利進展。
(三)跨文化趨勢不明顯
現如今,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圖形符號的傳播具有一定的限制,跨文化翻譯尚未形成一種風潮。沒有具體的操作步驟指導該操作的實行,也沒有具體的文化背景解讀,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各國之間學術與文化的交流。
三、發(fā)展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流程化創(chuàng)新建議
文化傳播需要以國家為基礎導向進行積極的弘揚,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發(fā)展需要各學科的發(fā)展與支持,此外也要加強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領域群眾的可理解性,以及受眾的心理接受程度。下面將從如下三點為流程化提供創(chuàng)新建議。
(一)使用新型智能工具
視覺傳達設計是人類物質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采用電視,廣播等多方面渠道進行傳播,但是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新材料新工具的使用為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媒介。筆墨的發(fā)明,造紙術的發(fā)明,網絡的發(fā)明等,視覺傳播的圖形符號由復雜到簡單,也一步步見證了科技的創(chuàng)新。
(二)簡化圖形符號的特征
圖形符號之所以需要跨文化傳播,是世界文化大融合,一體化的必然趨勢。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底蘊背景,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刪繁就簡,對所有的文化進行包容,用最簡單有特色的圖形符號傳播同一個思想,同一個理念。
(三)積極傳播文化
每一個國家都有每一個國家獨有的文化底蘊,同一個圖形,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解讀,理解。因此,圖形文化不僅僅可以為視覺傳達設計的發(fā)展提供渠道支持,更能為中西方以及全世界的文化交流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四、我國視覺設計中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未來發(fā)展方向
語言是人類民族發(fā)展至今,最精湛,最寶貴的財富。人類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驚嘆,圖形符號更是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年代歲月的積淀。語言對于文化交流缺乏著一定的障礙,但是圖形符號,卻可以跨越障礙,實現最高效率的信息傳達。高效率低成本的對圖形符號進行解讀以及跨文化翻譯,有助于減少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的各類障礙促進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因此我們會發(fā)現:視覺傳達設計具備著更多的傳播媒介的創(chuàng)新可能性,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也有著更多的演繹渠道,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符號的跨文化翻譯會有著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杜士英.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43-46.
[2]巴納德·馬爾科姆.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1.
[3]杜士英.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46-50.
[4]皮爾斯,趙星植.皮爾斯:論符號[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31-49.
[5]劉文慶.視覺傳達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