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軍
摘? 要:初中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關鍵時期。數學作為重要學科,應該受到學生和老師的廣泛關注。但畢竟是與數字打交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覺得枯燥,或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驟減。就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應對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目標不明確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明確要求開展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對象,一切教學目標緊緊圍繞學生為中心進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辨意識等。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依舊按照傳統(tǒng)模式,課堂上完全是教師占據全部時間,學生被動聽取知識,嚴重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習效果差,自身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
(二)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當代的教學理念以倡導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以教師為主的現(xiàn)象。教師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并不是教師講解的越多越好。在有些時候,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都是學生明白的,或者是教師僅僅需要啟發(fā)、引領和點撥一下,學生就能夠理解。如果長期這樣,學生的學習變得比較被動,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考慮問題了,從而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練習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些練習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知識與提高數學技能。然而,在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沒有弄清楚應該怎樣才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練習,教師在教授完新的知識之后,就馬上安排學生做練習題,在學生做完練習之后再進行講解,講解完之后再進行練習,課堂練習的時間占了整個教學時間的一大部分,造成了“滿堂練”的狀況,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的時間得不到保障。最終讓學生失去了獨立解讀與互動的機會。
(三)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無法對癥下藥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懂得因材施教,學生之間還會存在學習差異,部分學生能跟上教學的進度,但部分學生任然覺得有難度,大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的學習進度,對數學成績好的學生高度重視,忽視了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造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教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待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應該采用難易度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但很多教師不但不能做到公平對待,且常用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不能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給予學生傷害,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為難情緒和不良的學習習慣。
二、針對初中數學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明確教學理念與目標
初中數學教學中會遇到特別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首要方法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新課改下的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指明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各類一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式、幾何圖形的判定定理,對不同題型具有認知能力,對于知識學習的水平確定為探究性理解。明確了伴隨學習過程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的提高、數學思維的構建、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等的具體表現(xiàn)。學生需要切實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將已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并得出新的收獲與原有的知識融會貫通。教師重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求證,實踐運用能力,要求學生能做到多向觀察,善于質疑,舉一反三。
(二)提升教師自身教學能力,完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主客顛倒的灌輸式教學,教師應當學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教材內容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如在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在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得出不同的答案體會,鍛煉了綜合性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以所有的學生作為主體,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需要啟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勇于求異、勇于思考,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得到鍛煉和成長。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來講,需要理性地對待存在的新問題,不可懼怕困難與挫折,需要不斷地反思、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教學的和諧、民主指的是學生和教師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體表現(xiàn)是:學生尊重教師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尊重學生的在數學課堂上的行為,教師需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不可以迅速地否定學生錯誤的回答,以避免給學生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壓力,教師需要進行科學的指導。初中數學課堂是學生和教師共同互動的一個平臺,而學生和教師的共同互動是建立在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基礎之上的。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中,教師跟學生一同思考數學問題,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三、總結
總的來說,新的課程標準已經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不再是高分,而是要求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這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面臨的巨大的挑戰(zhàn),針對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需要從問題根源出發(fā),尋找合理的應對措施。將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手段運用到教學當中來,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尋找最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杜智瑞. 初中數學教學聯(lián)系生活的現(xiàn)狀及反思[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9:.
[2]? 季曉翼.問題與改變——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淺析[J].科學大眾,2014,(10):23+88.
[3]? 于永蓮.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2,(02):145.
[4]? 李大奎.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2013,(S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