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蓉 劉慧琴
摘 要:拜倫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盨he walks in Beauty”是他的經(jīng)典之一,通過文本分析拜倫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了解拜倫對美的贊嘆,對真善美的追求。
關(guān)鍵詞:拜倫;英國浪漫主義;She walks in Beauty
On the Analysis of Beauty in Byron’s poem ---"She Walks in Beauty"
Abstract:George Gordon Byron is a famous romantic poet of English in the 19th century whose works is of great historic significance and artistic value. "She Walks in Beauty" is one of his famous lyrics. The poem describes his praises of beauty and his pursuits of truth,kindness and beau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em.
Keyword:Byron,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She Walks in Beauty";
一、拜倫介紹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英國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文學時期偉大的詩人和杰出代表。
1788年1月22日拜倫出生于倫敦沒落貴族家庭,十歲時世襲爵位及產(chǎn)業(yè)。拜倫學生時代深受啟蒙思想影響,在劍橋大學學習文學及歷史,閱讀了歐洲和英國的文學、哲學和歷史著作。1809年作為世襲貴族進入貴族院,他在議院的發(fā)言都鮮明地表達了自由主義的進步立場。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zhàn)斗的勇士,參加希臘志士爭取自由獨立的武裝斗爭,1824年4月19日病死于希臘軍中。(王守仁2014:82)拜倫一生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爭;他努力創(chuàng)作,其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
拜倫從學生時代開始寫詩,有詩集、長篇敘事詩、七部詩劇、抒情詩和諷刺詩。如《異教徒》The Giaour(1813)、《阿比多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審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ment(1822),他的詩歌在歐洲和中國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成名作《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12),恰爾德·哈羅德是拜倫詩歌中第一個“拜倫式英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堂璜》Don Juan,最具有代表性和戰(zhàn)斗性,也是最輝煌的作品。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Byronic hero”,如拜倫一樣,孤傲、狂熱、浪漫,卻充滿了反抗精神?!短描肥且徊课赐瓿傻拈L篇詩體小說,是一部氣勢宏偉,意境開闊,見解高超,藝術(shù)卓越的敘事長詩。
拜倫的作品在文壇上影響深遠,他的翻譯作品在我國翻譯近代外國文學作品中堪稱首位。拜倫的詩歌在二十世紀初流傳到中國,梁啟超先生最先將拜倫的詩歌介紹進國內(nèi),在《新中國未來記》中引用了拜倫作品的《異教徒》和長詩《哀希臘》的部分內(nèi)容,反應熱烈,“拜倫熱”便風靡中國。(唐樂 2012)
二、詩歌She walks in Beauty背景介紹
She walks in Beauty《她在美中行》是一首歌頌女性美的抒情詩,詩中女性是詩人的表妹威爾莫特夫人(Mrs.Wilmot)。1814年6月,拜倫在一次舞會上遇到了這位夫人,身著黑色長裙。她烏黑的長發(fā)、嬌美的容貌、從容的步態(tài)、優(yōu)雅的舉止以及安然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出極為和諧之美,令拜倫震顫,遂成此詩。(王守仁 2014:82-84)
三、詩歌欣賞
She walks in Beauty
SHE walks in beauty,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the more,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And on that cheek,and o'er that brow,
So soft,so calm,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本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優(yōu)美,格律嚴謹,韻腳整齊,采用了四音步抑揚格(iambic tetrameter),一輕一重,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全詩由三個詩段(stanzas)組成,每段為六行(sestet),隔行押韻,韻腳為ababab,cdcdcd,efefef。拜倫在詩中大量使用頭韻(alliteration)、比喻、重復、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詩文節(jié)奏緊湊,開頭一句和標題一致,在第一詩節(jié)詩,詩人使用了跨行連續(xù)(enjambment),即一二行之間、三四行之間和五六行之間不使用標點。標題She walks in Beauty中的動詞“walk”體現(xiàn)出動態(tài)的美,美是流動的,詩文也是流動的,詩人把讀者帶進一個美的意境。
第一詩節(jié)首先描寫夫人的步態(tài)。詩人把夫人身著的金屬亮片黑裙比作皎潔無云滿天繁星的夜晚,夫人步態(tài)從容如水般緩緩流動,詩人將明與暗、動與靜和諧地融合起來,將這種美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第一、三、五行同韻的韻腳為night(夜晚)、與其對立的bright(光亮)和light(光線),詩人別具匠心,“暗”與“明”,“動”與“靜”對立,與第三詩節(jié)中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的對立照應。詩人使用兩對頭韻“cloudless climes”和“starry skies”以及輔音組合|kl|與摩擦音|s|,對仗工整,有輕盈流暢的作用,來描寫夜晚的美妙,渲染女子的美如繁星閃爍。接著描寫夫人的儀容恬靜溫和:“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光彩既不耀眼也不暗淡,突出一種典雅脫俗的美。
第二詩節(jié)第一行:“One shade the more,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多一道陰影少一抹光暈,都會令她失卻難言的風韻。詩人保留第一節(jié)中明與暗的對比,用反襯的手法進一步描繪出夫人身上那種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淡雅靜穆之美。接著詩人由遠及近描寫夫人的容顏,“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烏黑的秀發(fā)和嬌美的臉龐,此處使用了兩個動詞“waves”(波動)和“l(fā)ightens”(照亮),美涌動于每一縷秀發(fā),美溫柔地映照在她的臉頰。詩人將抽象的美具體化,賦予美以生命。第五行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中,“serenely”和“sweet”構(gòu)成頭韻,表現(xiàn)女性的“靜謐”和“甜美”。最后兩行起過渡作用,作者由描述夫人的外在美過渡到內(nèi)在美,“How pure,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思想純潔而高貴。外在美源于心靈的美,主人公恬靜的神情、優(yōu)雅的姿態(tài)正是夫人內(nèi)心世界善良和純潔的體現(xiàn)。
第三詩節(jié)詩人從表現(xiàn)外在美深入到內(nèi)心美,將具象美升華為抽象美。使用重復和對偶修辭手法,“And on that cheek,and o'er that brow”;“So soft,so calm,yet eloquent”,生動地表現(xiàn)出夫人性情溫和,內(nèi)心美好的感情世界,她面頰眉宇間溫和平靜,又脈脈含情,“eloquent”一詞將一切的情感皆在無言的神情中表達?!癟he smiles that win,the tints that glow,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那醉人的微笑,那生輝的容顏,訴說著她在溫馨中度過的歲月。從這句話我們得知,夫人曾經(jīng)的愛情生活是那么甜蜜美滿,然而,她才23歲丈夫剛剛過世,在短暫的時間她經(jīng)歷如此感情的痛苦,但是她帶給人們的是從容鎮(zhèn)定與安詳,表現(xiàn)出來良好的教養(yǎng),為此深深打動詩人的心靈。最后兩行點出詩歌的主題:“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擁有寧靜的心境才能包容世間萬象,圣潔的心靈里才會珍藏著愛的瓊漿。擁有恬靜的心境和無私純潔的愛心才會與人為善,才能使外在的容顏美得以升華,外在美與內(nèi)在美完美結(jié)合,成為理想美的化身。
四、譯文欣賞
《她在美中行》 李麗琴 譯
她在美中行
像靜夜萬里無云,繁星滿天,
一切明暗交織的美
在她的容顏和雙眸中匯合
如此融就得柔和之光
亮麗的白天豈能輕得?
增一分陰影,減一絲光線,
都將有損那難以言喻的
波動在她綹綹黑發(fā)上
或輕籠在她面龐上的風采。
恬美的思緒表明
她的形體是多么純潔,高貴!
那面頰,那眉宇
如此溫和、平靜,
而情意 卻勝似萬語千言,
其微笑動人,神采奕奕,
她一向慈善為懷,
她的思想與世無爭,
她的心地天真仁愛。
五、結(jié)論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特征是把自然作為抒發(fā)情感的媒介,拜倫追尋自然,深刻體會與自然相融的和諧之美,并樂在其中。詩人從表現(xiàn)女性的外形美到內(nèi)心美,以浪漫主義情懷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對真善美的追求,闡明真和善與美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王守仁 英國文學選讀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龍毛忠 英美文學精華導讀 [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3]唐樂 拜倫詩歌中的女性 [D] 南昌大學2012 .06
作者簡介:
田蓉(1964--),女,山西太原人,文學碩士,太原學院外語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
劉慧琴(1978--),女,山西懷仁人,語言學碩士,太原學院外語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與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