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學習是個老難題,農村初中更是如此。由于受前期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接觸英語后發(fā)音不準害怕說,進而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乏自信,只是機械式條文式背誦。而且有的學校還采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以至于對英語產生厭倦的心理甚至討厭學習英語。要使農村初中學生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必須從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讓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獲得成就感。筆者長期在農村中學任教,教學中總結了一些方法效果較好。本文將就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方法
一、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目的
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學英語的目的,只是被動的為考試而學,實際上學好英語真的是好處多多。教師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幫助學生明確學英語的目的。讓他們懂得英語是現(xiàn)代開放社會所必需的交際工具,學好英語可以流利地讀英文書報、自由地看英文影視、順暢地和外國友人交流溝通,從而豐富精神世界,開闊文化視野,增加就業(yè)機會,獲得高薪酬勞,當然最直接的是可以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得到同學的羨慕、老師的器重和家長的表揚。
二、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信心
中國人學英語本身沒有語言環(huán)境,農村學生就更不用提了。大多數望英語而生畏,害怕學英語,不想學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學習的難點所在,從心理上克服畏難情緒,引導他們由淺入深逐步入門,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告訴他們學英語不開口講是大忌,怕讀錯怕笑話怕丟臉更是要不得;讓他們明白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語言門類學習方法都一樣,只要堅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絕對能學好;引導他們排除漢語干擾,創(chuàng)設聽說讀寫全英文環(huán)境,并且養(yǎng)成盡量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幫助他們做好學習英語的準備,字典詞典經常用天天不間斷,錄音錄像齊上陣個個都不少,從單詞入手到海量閱讀所有難點逐一攻克,從大聲朗讀到聽力寫作整個過程循序漸進。
三、把控課堂永遠保持最佳狀態(tài)
“學習全憑自用心”,學生固然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尤其是英語這個所謂的“老大難”學科(實際上主要是入門難)更是如此。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學生知識的接收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永遠保持端莊大方的衣著、熱情誠懇的笑容、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給學生以良好的親和力從而想上英語課;教師要努力憑借幽默風趣的語言、扎實深厚的知識、生動活潑的手段,給學生以良好的趣味性從而愛上英語課;教師要努力憑借靈活多變的方法、高超科學的技能、適宜精當的處理,給學生以良好的接受力從而會上英語課??梢韵胍?,教師狀態(tài)好,學生愿意學,何愁英語學不好!當然,這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知識儲備到教學技能、從方法態(tài)度到教學手段等無不顯示出高超的人格魅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成為駕馭課堂的行家里手。
四、傳授知識永遠保持英語特色
英語課必須用英語來上,并且堅持全英語上課,堅持多英語交談。首先讓學生聽懂必要的課堂用語并堅持用天天用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其次學會常用的簡單的交際用語并堅持說天天說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再次,在講授必要課程的同時,增加學生感興趣的背景材料,把課程擴出去,把課講活。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材料,如英語故事、影視資料、謎語傳說等擴大學生的視野,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語感。
英語必須和英文歌曲、英語故事結合進行。每節(jié)一首英文歌曲,每天一個英語故事,這有利于營造濃濃的學英語氣氛,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而且對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等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歌曲可長可短,短的一兩天三五天學會;較長的可以每天教一句歌詞,教三四遍新歌詞后,再連起來唱,因為學得少,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學會,這樣學生自信心就樹立起來了,他們也愿意學英語,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愿學,還天天盼著上英語課。因為很多歌曲不僅瑯瑯上口,而且是英語歌中的經典,學會它們,讓學生有一個沒有白學英語的感覺,同時因為會唱英語歌,學生還很自豪驕傲。英語故事可在每節(jié)課前安排5分鐘,輪流進行,內容自選。剛開始可以先打好草稿,到時再講,時間長了即可即席講,不費吹灰之力。
堅持叫學生英語名,讓學生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尤其是英語課叫學生英語名,意義獨特。這個小細節(jié)看是微不足道實則作用不可小覷,不自覺的營造一種我是英國人的氛圍,無形中奠定了英語學習的基礎,創(chuàng)設了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生活習慣。
五、指導復習永遠堅持靈活多變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變枯燥的書本為靈活的直觀的視聽,效果大大增強。題型設計堅持典型多變,避免機械重復,內容有時是語音題,有時是單詞短語漢譯英,有時是翻譯句子,大多時候是選擇題。通過簡單的ABCD選擇,讓學生明白許多的做題誤區(qū),更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學習時間調配靈活,不拘泥于固定的安排,因情況而定,因內容而定,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一切為學生考慮。
六、落實考點力求做到扎實有效
一題多解,由點及面,涉及面廣,歸納全,讓學生對題目深度理解。固定短語和句型天天練,把一些短語和句型編輯起來,隔三至五天就復習一次,復習的同時輔以典型的句子,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及時總結歸納,知識脈絡清晰,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也有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軍偉.農村初中“培優(yōu)補差、臨界生轉化”問題的研究報告[J].都市家教月刊,2015(4).
[2]何軍偉.農村初中如何有效培優(yōu)補差、做好臨界生的轉化工作[J].小作家選刊,2016(14).
作者簡介
吳銀花(1989.12—),女,侗族,貴州省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五年,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