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運生
【摘要】 本文基于新課程改革下對于小學教學目標發(fā)展的深化實踐,探討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問題和發(fā)展難點,并結合合作學習的應用特點和教學價值,著重對合作學習的課程設計及模式應用與優(yōu)化的相關舉措作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旨在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價值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問題 合作學習 應用舉措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142-01
0
小學語文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形成語文基本素養(yǎng)與能力的基礎性階段。隨著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目標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標內語文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而是應當基于學生語文核心學科素養(yǎng)培育的導向之下,達到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思維、語言能力、語言美感與創(chuàng)造力上的多面塑造。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極大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因而便需要通過合作式學習等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課堂互動性的教學模式,帶來小學語文教學效能與價值的有效提升。
1.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問題和發(fā)展難點
1.1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發(fā)揮上的效能低下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就是要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有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而能動地參與進每一階段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培育的過程之中。但是當前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在內容的時代性深化上,還是課堂組織模式的生動化和趣味化上,亦或是課程設計中對學生興趣愛好和學情特點的有效迎合上,都沒有進行全面化的統(tǒng)籌提升,以致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足,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發(fā)展目標。
1.2小學課堂的生動性和互動性嚴重不足
語文就是語言美感和精神美感的有效結合,而對于身心發(fā)展還未見成熟的小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就更應該通過生動化的內容組織和有趣化的形式組織帶來學習場景的直觀化、知識傳授的趣味化以及能力培育的實踐化。但是當前的語文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機械化課堂推進模式為主,師生之間缺乏有機的互動、合作與交流,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課堂組織的高效性與發(fā)展性難以在其中進行多面的維護。
1.3小學語文在學生的思想和能力塑造上的價值缺失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更多仍是圍繞學生的應試能力,通過知識點的傳授與鞏固、讀寫應用技巧的練習性強化等手段進行逐步的推進,不僅造成語文學習的枯燥與難點重重,而且還導致語文教學難以實現(xiàn)在德育內涵上的有效深化、在學生思維和語用策略上的有機塑造,更無法全面實現(xiàn)對學生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培育。
2.合作學習的應用特點和發(fā)展價值
合作學習是基于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的有效引導,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開展主動式探究、互助式學習、互動式發(fā)展的一種高效化的學習模式。其應用的特點和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目標為導向,以學生主動性發(fā)揮為根本,進而能夠帶來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激發(fā);(2)自主探究和互助合作有效結合,進而能夠促進學生知識有效內化的同時,達到各項實踐化能力的多維培育;(3)教學內容的現(xiàn)實性發(fā)展與學生合作組織方式靈活化運用的有機統(tǒng)一,進而能夠給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多樣化滿足,實現(xiàn)學生能動性的激發(fā)和學科發(fā)展性提升的雙效目標。
3.合作式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3.1深化階段性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帶來合作學習的高效推進
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實施,應當全面結合教學的單元主題和單元訓練目標,在課程的目標制定、教學的前期準備,教學的實施難點、問題的導向性引入、合作過程的實施模式以及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價與深化方式上進行符合語文教學發(fā)展體系和學生學情實際的優(yōu)化統(tǒng)籌設計,進而在保證合作學習高效推進的同時,帶來教學模式的整體適應性改革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如在2019年新語文版三年級下冊的《我愿你是我女兒》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基于掌握生字新詞、理解并內化阮恒無私奉獻品格等的學習目標,結合“我”在進行耳語測驗時動作、表情、心情等描述表達方式上措辭用法的教學重點和實施難點,可以設置“找出描寫小女孩聽到倫納德老師的‘我愿你是我女兒’這句話時的心理”的合作任務,讓學生帶著目標任務去合作探究,一步步發(fā)現(xiàn)文章的思想內涵,學會細膩的語言表達方式,并達到思想道德品質上的有效提升。
3.2創(chuàng)設多樣化合作情境,給予合作探究必要的規(guī)劃與引導
合作學習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或是學生自主性的創(chuàng)設,帶來生動合作情境下合作學習的高質開展。合作的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問題任務對合作探究的全面導入,也需要利用多種教具手段,讓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充分置于真實化和趣味化的場景之中,進而實現(xiàn)學生探究興趣和能動性的全面激發(fā)[1]。
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夏夜多美》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夏天夜晚的聲音、月光如水和繁星閃閃的景象、關于夏夜的兒歌等在合作學習前或過程中進行播放,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真實的夜晚場景,讓學生在此氛圍中充分地想象、探究和學習。
3.3生動化合作學習的實施方式,帶來課堂生動性的有效提升
合作學習的合作方式應當結合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進行靈活的安排,可以進行同桌兩人的共同探究,也可以采取情感自主組合亦或是均衡分組(男女均衡、能力均衡)等方式進行小組的互助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需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如小組長、記錄員等)。其合作學習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種:諸如基于問題的探究分享型,基于成果的競技型,基于任務的補充協(xié)作型等,但無論哪種合作形式,教師在其中始終應該扮演氛圍的調動者、紀律的維持者、關系的協(xié)調者、問題的發(fā)起者和目標的引導者。
4.結語
合作學習是提升學生學習語文主動性和能動性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情實際,始終圍繞教學的目標,在問題的設定與引導方式、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等方面進行適應性的優(yōu)化設計,進而帶來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多維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劉燁.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