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向東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打造有效性強的課堂已經(jīng)成為全體教職人員的工作目標。高中歷史是高中教育體系中人文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歷史教學活動的實施,對于高中學生歷史觀念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標準的提出,給高中歷史教師提出更高的教學要求,也讓教學有效性成為無法忽視的一部分。探索有效的歷史教學方法,是當前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高中歷史;現(xiàn)狀分析;提升;對策
歷史記載和解釋了人類活動進程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記錄、詮釋和研究了人類社會中發(fā)生事件和行動,為我們了解過去,預測未來提供了參考依據(jù)。歷史作為一個橋梁,溝通了千百年來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過去和現(xiàn)在。歷史學從事的的是一門富有社會價值的學科。從社會整體看,學史可以“通古今之變”,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發(fā)展的潮流,推動社會進步。因此,學習歷史,對學生,特別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在形成時期的高中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但遺憾的是,當前高中歷史課程卻沒有受到應該有的重視,沒有提升到這樣的高度。受這些現(xiàn)實因素的影響,歷史課在教學上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在新課程理念的對比之下,這些問題就更加突出。若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高中開始教學必將進入死胡同。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學內(nèi)容狹窄,缺乏趣味性
高中歷史是一門內(nèi)容十分豐富的學科,高中歷史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涉及到古今中外上下千年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然而由于我們的客觀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有限,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教學內(nèi)容壓縮,只對課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的教學要求比較緊張,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中對考試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的教學評價標準只對學生的應試能力做考查,而不對學生真正掌握的歷史知識和相應的知識技能做考查。在這樣只針對課本內(nèi)容的教學情況下確實能夠?qū)W生短時間內(nèi)的成績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墒情L久來看,學生會因為長期學習枯燥的歷史條目而對歷史學習喪失興趣,不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歷史素養(yǎng),本質(zhì)上是降低了歷史教學的效率的。
(二)教學方法單一,缺乏體驗性
歷史教學的內(nèi)容并不是一個干巴巴的名字和簡單的事件框架。我們在高中教學中所教授的歷史知識涉及的是十分廣闊的歷史內(nèi)容,其中的歷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是根據(jù)其所處的當時具體環(huán)境而做出了選擇的。我們學習歷史并不是為了簡單的判斷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壞人,而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歷史掌握一種歷史分析的方法,理解特定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情景中的不得已,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然而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只將歷史事件的框架簡單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顯然是缺乏體驗性的,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處境,歷史分析能力的形成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書本教材不僅僅只是引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工具,教材的內(nèi)容也并非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唯一話題,課改后的教學觀念,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為了講授而講授,而是通過講授來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做的不僅讓學生通曉歷史發(fā)展脈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來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教師們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應放下高傲的姿態(tài)我無所不知的心理和學生平等的交流思想觀點和看法。
(二)提高高中歷史教師綜合素質(zhì)
有人說,要給予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這就告訴我們教師要教書育人首先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特別是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其知識面更應寬廣,所以歷史教師一定要及時、定期充電,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從而有助于在課堂上拓寬學生的視野,吸引學生的興趣,充實學生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師的品性規(guī)范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應做到品行端正、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其實,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一堂課。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首先是先喜歡一位教師,然后才會喜歡他的授課。因此,教師除了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外,還應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注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合
教師平時要多關注時事政治和一些熱點,并把這些熱點和過去歷史串聯(lián)在一起,把一些相關歷史轉(zhuǎn)化成現(xiàn)實,因為歷史都是過去的事情,大部分非常遙遠,學生學起來感覺很沒意思,但是學生很喜歡時政熱點,每次給學生講一些剛發(fā)生的新聞時就會立刻打起精神認真聽,因此,教師要學會把枯燥的歷史知識變成學生熟悉的知識,幫助學生記憶歷史相關事件。如果教師在講授歷史課的時候能恰當加入一些實時熱點,則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歷史的注意力,還能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鳴,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四)健全和完善對學生的評價系統(tǒng)
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建立全新的學生評價系統(tǒng)。以往的歷史教學評價太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歷史學習過程的評價,讓評價變得單一性、缺乏合理性。教師要將學生平時的課堂學習的討論成效與課外自主學習的成果納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之中,進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從而能夠讓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歷史學科是基礎學科,也是高考的必考學科。高中歷史學科內(nèi)容涉及面廣,難度較大。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才能讓教學活動的設計更合理,滿足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水平進行授課,解決教學模式死板與氛圍嚴肅的問題,以此保障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彩弟.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9(12):124.
[2]夏慶飛. 高中歷史深度教學構建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