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虎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是組成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有著相互的作用。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學生的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因此,數學教學中需要師生之間做好互動,在互動中尋求共同發(fā)展。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實施,在教學中指出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享雙方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從而達成共識。本文就從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做詳細的分析概述。
關鍵詞:互動教學 小學數學 重要性 應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136-01
1.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給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是課堂的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造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下動起來。在互動中,師生雙方都處于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而沒有主動與被動之分,學生也脫離了靜止的態(tài)勢,始終保持著最積極、最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有利于發(fā)揮其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終極目標。
2.師生互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師生之間共同學習的一種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采取互動教學的模式可以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思維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學習的關鍵方式,就是合作溝通、自主探究和動手操作。它既能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將學生自身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作為教育的主力軍,教師在教育學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節(jié)教學內容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認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首先,教師準備一個小箱子,在箱子里放一些各種圖形的積木,并且讓學生輪流上來抽取,抽到的積木不能拿出箱子,但要說出自己摸出來的是什么圖形,還要舉一個例子說一下生活中的這個圖形。比如,學生摸到的是圓形,就可以說鐘表,這樣以此循環(huán)。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做好活動的組織者,要組織學生快速進行,且有秩序進行,并且對學生加以鼓勵,學生說不出來生活中的圖形就要給學生一些提示,讓學生自主猜出來。這樣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互動教學,課堂學習氣氛變得融洽,學習效率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3.開展小組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互動教學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互動,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增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通過討論,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共同解決,并對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分享。向教師及時反饋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并由老師給出針對性的建議。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將相關的任務進行布置后,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采用競賽形式,以此刺激和鼓勵學生。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促進集體發(fā)展的同時,共同提高學習效率。
4.在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中,促進師生互動
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放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產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調動他們主動討論問題的熱情,以及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這節(jié)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基礎來進行分層教學。首先,教師要檢測學生的基礎,教師說出一個方向讓學生迅速指出,經過測試之后開始進行教學,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位置記憶法,在這些學生的前后左右分別放一些不同的文具,比如,鉛筆、橡皮、文具盒、本子。讓學生從這些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加強學生方向的辨別。而基礎教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口頭敘述增加學生的想象力來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先說出以操場為基準點,在操場的東面是什么,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就會說出教學樓,以此類推,讓學生在腦海中產生記憶,加深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隨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鞏固,教師可以讓學生給老師出題,這樣通過換位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促進,而學生在出題的過程中自己腦海中已經想到了標準答案,有助于加強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5.結語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對促進師生有效的互動教學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因材施教,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使每位學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師要和學生更好地交往,更好地互動。
參考文獻
[1]于洪濤.體育教學中和諧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8)
[2]王榮寶.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J].新課程(下旬),2013(05)
[3]張艷華.如何開展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J].數學教學,2009(07)
[4]陳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師生互動”[J].考試周刊,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