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江
摘 ?要:初中化學對于學生學習化學而言是啟蒙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程改革下對初中化學學科提出了對學生的全方面的發(fā)展式的培養(yǎng),這就使原來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與新時代的教學要求格格不入。如何建立新的符合時代特征的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我關于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勇于提出問題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被瘜W課堂上,老師作為引領者,應處處用心,使課堂氛圍和諧融洽,這樣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我校時時提出“問題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信任比幫助重要”,使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引導,解決困惑,提高教學效率。如在《空氣》這節(jié)課中,老師說我們時時刻刻都處于空氣的包圍中,有學生提出我們怎么證明空氣的存在?是的,學生從小就知道這句話,但卻沒有親自證明過,或者在生活中遇到過一些現象也沒有思考過原因。這時,老師可以拿出一個已經吹起的氣球,讓學生小心按壓,然后打開氣球,氣球變癟,觀察現象,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氣球打開后變癟了,原來氣球中裝了什么,解決學生的疑惑。這樣的方法比起直接回答更有說服力,也讓化學課堂煥發(fā)新的活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
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養(yǎng)成,會讓學生逐漸轉換為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是學生敢于提出猜想,在小組討論或老師幫助下,設計出實驗,然后主動參與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若結果與猜想不一致,鼓勵學生找出原因。如在水的凈化中,我布置了學生自制凈水器,有學生掌握了粉末狀的藥品比顆粒狀、塊狀的藥品反應更快這個知識,而把顆粒狀的活性炭研磨成了粉末狀的活性炭,想使自己的凈水器凈水的效果更好。學生想法很好,但一開始的實驗結果是放了粉末狀活性炭的凈水器比顆粒狀的凈水器效果差,原來是有些粉末狀的活性炭在紗布的外面,所以一開始凈化后的水中帶了些粉末狀活性炭。后來在小組討論中,組內成員一致同意該學生的想法,大家齊動手,小心的再制作凈水器,在多次實驗后,學生終于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現象,同時也找出了原因,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而這樣的成就感會使學生更愿意思考、探究、創(chuàng)新。學生通過對化學概念的學習能夠開拓思維,提高對所學知識把握的準確度,幫助他們順利解決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認識到化學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
三、建立分層次的教學目標
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所以教師在建立教學目標時要建立分層次,不能建立單一的目標,更不能以成績?yōu)槲ㄒ缓饬繕藴?。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各方面的差異,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并結合學生的個性,認知等多方面的特點予以合理合適的要求并適時鼓勵學生,以讓他們擁有更好地信心學習化學,發(fā)展自己。
四、注重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首先,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授課策略,對相關的化學概念建立完善的認知結構,對邏輯性較強的化學概念要做到精講、細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是課堂演示、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思考、板書的設計和總結部分。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靈活安排課堂教學的順序和教學方法的采用,講授用于要做到盡可能的通俗易懂,降低學生學習的思維難度。一般情況下,教師要在化學概念的講授課中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講授的內容要連貫,條理要清晰,且內容的前后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在整個過程中要周期性的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其次,注重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教師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盡量與后期知識應用的情景相似,這樣學生就會將不易區(qū)分的化學概念借助應用場景來將它們分開,待學生完全掌握這部分知識后再轉化別的情境。在講解新的化學概念的時候可以先列舉以往熟悉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之后再通過列舉一些復雜的例子做進一步拓展。
五、提高學生認知策略
首先,通過設計問題清單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學生學會監(jiān)控自己的認知過程,促進學生的自我反省。教師可以圍繞一個概念設計以下問題來引導學生認知:這一概念的關鍵詞是什么?這一概念的本質是什么?這一概念的外延有哪些?這一概念與相似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根據教師的問題引導產生以下問題:質量守恒的關鍵詞是“質量”和“守恒”,本質在于原子的種類和數量前后不變,反應前后的質量總和不變,它與能量守恒的概念有一定的聯系。
其次,重視元認知反饋的評價,在化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元認知的反饋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為自己的學習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并及時的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這一概念的過程中,我運用了怎么樣的學習策略?我是如何對這一概念進行理解的?我學習的效果如何?在學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如何改進?
六、教授學生科學的學習策略
在初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關于化學概念的學習方法較多,教師要將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自己選擇合適學習方法,轉變學習策略,達到最終的學習效果。在方法的教授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如何分析問題,適合選擇那種學習方式,還要注重新的學習策略的講授。
總之,化學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我們應結合實際情況,以學生主體,以多樣化的形式促進所有的學生參與化學學習,提高效率,已達到真正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胡建寧.初中化學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教育界,2020(01):57-58.
[2]黃榮榮.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J].教育藝術,2020(01):68.
[3]張林.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數碼設計(下),2020,9(0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