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艷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閱讀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一、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們?nèi)绾伍喿x是必不可少的。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字、詞、句、段的理解和認識,在老師方面,也應該注意教學方式的運用,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將讀寫統(tǒng)一起來,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恰當?shù)匾胱魑乃夭?,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自我閱讀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轉換閱讀素材、提煉寫作素材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認真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然后有效地將該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討
(一)抓好閱讀,以讀促寫
(1)教師要帶領學生大量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里的大量閱讀并不是僅指讀很多文章,還要包括一篇文章讀很多遍,進而讀到可以背誦的程度。通過多讀文章,能夠讓學生明白文章中的道理和意義,學會作者觀察事物、言情表意的方法,還能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確立,遣詞造句的方法,因而是一種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當然,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促進學生自覺養(yǎng)成閱讀的行為,不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而提高以讀促寫的效果,總之,多讀文章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做筆記,靈活運用閱讀素材。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將學習文章的心得記錄下來,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消化,并加強寫作訓練的力度。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積累好詞好句等對于寫作有用的素材,加強整理和歸納,在長期翻閱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而在寫作練習中能夠靈活運用,將其變成自己的寫作素材,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
(3)教師要帶領學生想象分析,理解領悟,并付諸到練習實踐中去。前面說的多讀文章并不是死都難讀,機械性的多,而是一種思考性的,都有針對性的讀。首先,會思考性的讀,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要認真思考,最好的是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經(jīng)歷來思考,聯(lián)系書中的道理和現(xiàn)實中的道理進行思考。那么,在讀文章的思考過程中,應該怎樣思考呢?首先,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通過讀題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這種標題文章的題材類型、題材類型、文章大概內(nèi)容是什么?其次,在初讀了梗概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段落大意、文章結構、中心思想,文章選材的內(nèi)容與想象的是否一樣。最后,再精讀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寫法,與之前學過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在遣詞造句方面有什么可以學習的地方? 并對文章中的一些表達技巧、優(yōu)美語句進行分析和理解,以達到心領神會的效果。通過這一番思考,以后遇到此類型的文章,學生就應該有內(nèi)容可寫,知道怎樣下手寫了。此外,帶領學生進行大量閱讀,在思考之后,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有深入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有意識的去練習寫作,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真正的寫作中去。
(二)抓好練習,以寫引讀
大量閱讀和勤于思考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但是如果不抓好練習,這一切都將是空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讓學生勤于練習,勤于寫作,才能鍛煉出較強的寫作能力,也才能夠在寫作練習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在閱讀中有針對性的去閱讀,實現(xiàn)以寫引讀、以讀促寫的雙重提高。
(1)教師要組織各種課堂小練習,帶領學生進行寫作的各種單項訓練。對于寫作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打好寫作基礎能夠讓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閱讀中的寫作手法組織各種單項訓練活動,如圖片段練習、語句分析造句、修辭手法造句等都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基本功,為學生的成篇寫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2)教師要組織學生多練習整篇的作文,帶領學生在寫作中大展身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意境優(yōu)美,哲理性比較強,并且文章的題材性和體裁性比較好,教師可以開展與教材相對應的作文題材練習,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但是,教師應該注意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系統(tǒng)的進行,通過精心設計和合理安排練習內(nèi)容、要求、方式、目的等等,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例如,針對寫作水平比較低的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強調(diào)語句通順,結構合理,中心思想明確作為寫作的要求,而針對寫作水平比較高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則應該要求言之有物,文章有序,富有思想內(nèi)涵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發(fā)揮仿寫的作用,利用全文仿寫、片段仿寫等形式,讓學生的立意、構思、布局、表現(xiàn)手法都已經(jīng)得到較大的提高。
(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已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給學生設定題目,要求學生完成寫作,學生很少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寫作。其實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合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在教學之余積極主動地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寫作材料,以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我在課后曾與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學生多對童話故事感興趣,因此我特地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學生閱讀一些童話故事,然后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自己的童話故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展開閱讀與寫作,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寫作活動,從而發(fā)揮讀寫結合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既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寫出具有新穎性、時效性、趣味性的小學生作文。
參考文獻
[1]羅甲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周刊,2019(23):120.
[2]譚李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