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江門市江海區(qū)朗晴小學是江門市“三二一”工程項目之一,全力打造標準化、示范化、現(xiàn)代化優(yōu)質品牌學校。朗晴小學于2018年9月1日順利開學,在2019年6月10日,正式掛牌成為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簡稱邑大附小。
一年,對于時間長河來說再微小不過,但對于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來說,這一年,它揚帆逐浪,自信堅毅地書寫了自己獨特的育人、治學以及未來創(chuàng)想的精彩篇章。
育人篇:德智兼修成英才,才華共鑄促發(fā)展
為培養(yǎng)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以“儲蓄文明活動”“親子共讀”“舞臺+課程”為特色項目,培養(yǎng)德智兼修,才華兼?zhèn)涞膶W生。
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人貴有德,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十分注重學生的文明禮儀和品德修養(yǎng),除了日常的道德與法治課外,還給每位學生分發(fā)一本“文明儲蓄本”,教師根據(jù)學生日常行為、禮儀、品德等獎勵“星星”,學校每月根據(jù)本子上所得的“星星”,評選“校園之星”,以此塑造學生的禮儀品行。
古人訓:“少小須勤學。”學習是學生在學校最主要的活動,邑大附小的教師認真從教,嚴抓學生的學習習慣,夯實基礎,同時也因材施教,遇到學習不理想的同學,在與家長溝通后,常常無私地用課后時間給學生進行輔導,或找家長面談,共商教育良方。另外,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積極推動“親子共讀”,班級建立“圖書角”,家庭建立“家庭圖書角”,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從書本獲取知識的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努力探索“舞臺+課程”的育人模式。在學校建了“一大三小”四個舞臺,包括運動場大舞臺、一樓展藝廳夢想小舞臺、階梯室小舞臺和舞蹈室小舞臺。同時,學校開設豐富多彩的興趣班,如,棋藝班、葫蘆絲班、天文學班、機器人班、合唱隊、舞蹈班、籃球班等,讓學生各展所長,全面發(fā)展。學生所學的才藝都可以在大大小小的舞臺展示?!拔枧_+課程”的育人模式,用舞臺檢驗課程的成效,用課程促進舞臺的精彩生成。
一年以來,付出汗水,收獲碩果。學生作文發(fā)表9人次;學科競賽和榮譽:省級5人次,市級20人次,區(qū)級22人次,街道4人次。歐柳艷老師組織培訓一年級學生參加省、市兩級“小小科學家”體驗活動,獲一項省一等獎,九項市級獎。輔導學生參加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4人獲省二等獎。
治學篇:執(zhí)筆勤練以修身,共同鉆研以奮進
古人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苯處煾鼞撟龅健皩W不可以已?!蔽逡卮髮W第一附屬小學提倡“治學為先”,要求教師臺上執(zhí)筆可育莘莘學子,臺下鉆研能教濟濟英才;要求教師既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同時又要不斷提高鉆研能力。
開學不久,邑大附小就給每位教師發(fā)一塊小黑板,要求教師每人每日堅持練寫粉筆字,寫完后立在走廊邊,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指點、相互提高。教師在每日練寫中磨練粉筆書寫基本功外,也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另外,一年以來,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還舉行了各類基本功比賽,如,教師演講比賽、數(shù)學教師微課比賽、語文教師看圖寫話優(yōu)質課比賽、教學論文評比等?!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生如此,教師亦如是。
學校堅持以研促教,要求教師不斷提高鉆研能力。學校要求每個科組每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一節(jié)優(yōu)質公開課。一年來,開展校級教研活動80次以上,校級以上公開課34節(jié)。辦學一年,在教師隊伍的團結努力下,取得了一項項好成績:區(qū)級德育課題《毒品預防的策略研究》順利結題;省級小課題《以“親子共讀”促進讀寫能力發(fā)展的策略研究》成功立項。教師在優(yōu)秀刊物發(fā)表論文達9人次,教師和學生獲區(qū)級以上比賽獎項達109人次。
未來篇:大學能供大平臺,小學可創(chuàng)新未來
2019年6月10日,朗晴小學正式掛牌,成為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成為五邑大學的一部分,“大”“小”互動將譜寫更精彩生動的詩篇。
今年開學,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校長張運華、黨委副書記李靄康蒞臨邑大附小指導開學工作,鼓勵教師們用心教學,打造教育教學更優(yōu)質的學校。在座談會上,張焜書記特別強調,五邑大學各方領導非常重視邑大附小和教師的發(fā)展,希望邑大附小的教師都融入五邑大學的大團體中,并承諾邑大附小的教師與五邑大學的教職工一樣可根據(jù)需要使用大學的教育、科技、運動等設施設備。
同時,張焜書記要求邑大附小制定計劃,充分利用五邑大學的資源和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可以帶學生到人工智能體驗館、學習館、游泳館、體育館等場所開展活動,提升課程品質。其次,五邑大學也將安排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的教師到附小開辦拓展課程,指導比賽活動,提升學生素質。為確保系列措施的落實,五邑大學將組建對接小組,與附小進行全面對接,逐步做到“小學融入大學”的管理之中。
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也提高了辦學的定位,在設施設備、場室建設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目前,邑大附小已構建信息化智慧校園,全校教室配備標準智能教學平臺,并全網(wǎng)絡覆蓋。今年10月,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建成了可容納200人開展活動的多功能報告廳和一個先進的云錄播室。另外,今年投入使用的還有一個心理咨詢室和一個無人自助借閱圖書室??梢哉f,邑大附小已達到廣東省優(yōu)質標準化學校的設備水平。
做好當下,逐浪未來。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人為本,提供優(yōu)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治學為先,追求嚴謹?shù)闹螌W,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素質興校,運用大學平臺提升教育教學品質,辦人民滿意的優(yōu)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