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靜
隨著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質量隨之提升,但小學生寫作能力卻沒有提升。目前,多數(shù)小學生對寫作興趣不大,有的甚至排斥寫作。還有一些小學生雖然愿意寫作,但積累的素材和詞匯量不足,寫作時無話可說,寫作自信受到打擊,寫作興趣慢慢減弱。有的學生雖然可以寫出完整的作文,但文章思想感情匱乏。因此,本文就運用層遞式教學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進行探討。
一、層遞式教學法的作用
目前,層遞式教學法在小學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應用,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層遞式教學法更具針對性,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層遞式教學法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利于學生掌握新知?;A打牢了,學習才不會吃力。將層遞式教學法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應用探究
1.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時期,學生所學知識有限,大多數(shù)小學生排斥寫作。因此,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讓學生覺得寫作不是難事,而是件快樂的事,讓學生喜歡上寫作,產(chǎn)生學習動力。所以,教師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就應該運用生動有趣、豐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例如,教學作文“推薦一個好地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向同學們推薦一個好地方,可以是學生曾經(jīng)游玩過的旅游景區(qū),也可以是自己向往的地方。如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大提高,不僅因為作文主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還因為教師改變了教學模式。除了這個方式,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積累寫作素材
多數(shù)學生覺得寫作文難是因為寫作時無話可說,歸根結底就是缺乏素材,也沒有意識到素材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字詞,還有起到引導作用,提醒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時間,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效果。積累素材不能局限于課堂,生活中也要有積累素材的意識,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提升。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求不能太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教給學生一些不太難的課外生詞,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積累寫作素材。到了一定階段,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好句。例如,教學《望天門山》時,教師就可以跟學生分享李白其他詩句,讓學生積累。
3.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想寫好作文,除了積累好詞好句,還需寫作技巧。寫作技巧就像禮物的包裝紙,裝扮作文,使文章亮眼。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不教授寫作技巧,那么積累的寫作素材也無法合理運用到作文中,因此,寫作素材積累和寫作技巧傳授要兩手抓。題好一半文,題目非常關鍵,因此,要精心設計題目。引用名言警句,會給文章添彩。同時,寫作少不了修辭手法的運用,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更具內涵。
例如,教學作文“這兒真美”時,學生只是客觀描述某個地方有什么事物,不會運用修辭手法,好像在寫說明文。其實可以這樣寫:“我的家鄉(xiāng)真美啊!這里的水,綠得像翡翠;這里的山,高得好像要觸摸天空……”運用修辭手法會使文章添色不少。
總而言之,層遞式教學法的運用,改進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寫作現(xiàn)狀得到改善。教師可以將以上策略與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靈活運用,將層遞式教學法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