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拿王剛和日食記等美食教程博主作對比,嘗試對這個“橫沖直撞”轉(zhuǎn)變小資風美食教程的硬核博主進行精密分析,以便為后來者提供可復制的模式。流行的說法是:王剛的視頻里貓貓狗狗和好看的濾鏡不見了,大火燒旺的“滋啦”聲和最尋常的鍋碗瓢盆取而代之。
去年10月,西瓜視頻在北京舉辦美食博主沙龍,王剛穿著白T恤黑外套,一只手別在身后,站得筆直,看起來像個胸有成竹的企業(yè)家在分享交流。
“10萬+不是爆款,我覺得300萬+才是爆款。”語出,原本嘈雜的現(xiàn)場安靜下來,臺下幾十個美食博主將注意力重新投射到這個矮小精瘦的年輕人身上。
彼時他做了一年半時間的美食自媒體,美食教程累計播放超過5億次,在國內(nèi)積累了一千多萬粉絲,同時也是少數(shù)能火到海外的美食博主,YouTube上的訂閱賬號超過50萬,點擊量最高的酸菜魚教程,高達253萬余次。說他是2018年話題度最高的美食博主不算過分。
擁有流量之余,王剛還在老家自貢的縣城開起了工廠,網(wǎng)店里的十余款產(chǎn)品在這里完成篩選打包,寄往各地。
前年國慶他辭掉了酒樓廚師長的工作,回到老家富順縣城專職做美食自媒體?!白鲆曨l的平臺提成比當廚師長的工資高好幾倍”,實打?qū)嵉氖杖雽Ρ藭r背負著貸款的王剛來說非常誘人。
發(fā)現(xiàn)“高收入秘密”是在那年3月。王剛和同事們看“喊菜哥”的盤龍茄子視頻教程正起勁,他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來做比他好十倍”。老板順勢激他,“你來做一個看,看網(wǎng)友認不認賬?!闭f做就做,王剛架起300萬像素的手機在酒樓后廚錄制了自己的盤龍茄子視頻。這條粗制濫造、簡陋得只有菜刀菜板和茄子的視頻收得了“完全出乎意料的”關注——1萬多點擊,800+互動,平臺方20萬推薦閱讀。
突然走紅讓這位廚師長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人生可能。隨后的兩個月里,王剛錄制了更多美食教程,卻再也沒激起浪花。
這種尷尬持續(xù)了兩個月才打破,期間他購置了新的設備,拍攝手法也反復改進,從一鏡到底到分段拍攝搭配固定鏡頭,時長也控制在四五分鐘左右,終于一道拔絲土豆幫助王剛拔開了播放量的閥門。
“從上傳到播放量突破100萬只用了不到4個小時”,從此,王剛的美食教程播放量維持在幾十萬到幾百萬。
一個初中輟學的廚師長、一臺索尼微單、一臺電腦——在成千上萬的網(wǎng)紅淘汰賽中,王剛是輸在起跑線上的選手。但他的硬核美食教程卻硬是從“難登大雅之堂”的后廚火到互聯(lián)網(wǎng),還引來跟風者無數(shù)。
“講干貨,不廢話,不講情懷,不浪費生命。”王剛這樣解釋自己的硬核。不過旁觀者總是將之與土味混為一談,更把王剛當作土味崛起的典型案例頻頻提及。(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