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李曉莉 劉建民
摘要:該文研究了包被葉酸對泌乳牛產奶性能和瘤胃發(fā)酵的影響。研究對象為36頭乳牛,并將這36頭牛進行隨機分類,平均分為4組,每組9頭。這4組分別為對照組、LFA組、MFA組、HFA組,其中對照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0mg/d、LFA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35mg/d、MFA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70mg/d、HFA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105mg/d。通過對這4組36頭牛進行100d試驗觀察,觀察其產奶性能、飼料的轉化率、瘤胃發(fā)酵pH值、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發(fā)現(xiàn)。結果顯示,包被葉酸添加組中的MFA組和HFA組產奶量顯著高于對照組、LFA組(P<0.05);包被葉酸添加組中的MFA組和HFA組在飼料的轉化率上明顯低于對照組、LFA組(P<0.05);包被葉酸添加組MFA組、HFA組瘤胃發(fā)酵pH值明顯低于對照組、LFA組(P<0.05)。包被葉酸添加組MFA組、HFA組的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LFA組(P<0.05)。包被葉酸添加組MFA組、HFA組的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LFA組(P<0.05)。包被葉酸對纖維分解菌的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于瘤胃發(fā)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升乳牛的產奶量和產奶品質,方法簡單實用,值得借鑒推廣使用。
關鍵詞:包被葉酸;產奶性能;瘤胃發(fā)酵;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02
0 引言
作為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包被葉酸的甲基供體可以參與到DNA合成中、能有效的促進絲氨酸與甘氨酸的相互轉化。試驗表明,包被葉酸在物質代謝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包被葉酸對機體的生長繁殖,機體正?;顒訒a生很大影響。乳牛產量逐漸提高,對于通過微生物合成的包被葉酸,已經無法滿足乳牛產量的需求,這需要通過其他的方法進行相應的補充[1]。研究表明,可以通過添加適當包被葉酸提升乳牛的產量,滿足產奶需求。試驗研究表明,包被葉酸能很好的促進分解菌生長發(fā)育,降低瘤胃發(fā)酵pH值,改善瘤胃發(fā)酵,提升乳牛的產奶性能以及乳牛的產奶量[2]。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分組及飼養(yǎng)管理
將36頭乳牛隨機分為4組,每組9頭。這4組按照包被葉酸劑量不同分為對照組、LFA組(添加低劑量包被葉酸)、MFA組(添加中劑量包被葉酸)、HFA組(添加高劑量包被葉酸),包被葉酸添加量對照組為0;LFA組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35mg;MFA組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70mg; HFA組的包被葉酸添加量為105mg,并進行100d試驗觀察[3]。乳牛的生理指標:乳牛平均體重為(650±10.72)kg;乳牛平均產奶時間(75±8.72)d;乳牛平均產奶量為(27.8±5.32)kg。
飼養(yǎng)方法為包被葉酸的喂養(yǎng)時間是在每天早晨7:00進行喂養(yǎng),將包被葉酸與精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待乳牛采食完后,再喂其它的飼料。
1.2采集樣品和分析測定
1.2.1采食量
通過記錄乳牛的剩余料和喂料量的比例對乳牛進行采食量的測定,按照規(guī)定采集飼料的頻率為每10d采集1次,通過采集的數據測定其中于物質含量,再按照比例計算乳牛干物質食用量。
1.2.2體重
選取稱重日期,通常是選擇在試驗期進行90d左右,對乳牛進行稱重測量,并計算乳牛平均體重。
1.2.3奶樣
在試驗期中,記錄每天乳牛正常的產奶量,并用分析儀對乳牛產奶成份含量進行測定。
1.2.4瘤胃液
隨機選取4頭乳牛,并在試驗期最后一天,采集4頭乳牛的瘤胃液,采集后并測定瘤胃液的pH值。
1.3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文中的數據都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通過采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數據差異較大。
2 結果
2.1乳牛產奶性能、飼料轉化率比較
試驗前乳牛的干物質采食量、乳牛體重無明顯差別(P>0.05)。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HFA組乳牛產奶量為(44.8±3.11)kg/d、MFA組乳牛產奶量為(40.8±5.75)kg/d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奶量(30.8±5.32)kg/d;LFA組產奶量(33.5±4.22)kg/d(P<0.05)。HFA組以及MFA組在飼料的轉化率上低于對照組和LFA組(P<0.05)。
2.2瘤胃發(fā)酵pH值比較
試驗前乳牛的瘤胃發(fā)酵pH值無明顯差別(P>0.05)。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包被葉酸添加組瘤胃發(fā)酵pH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中HFA組瘤胃發(fā)酵pH值為6.15±0.12,以及MFA組瘤胃發(fā)酵pH值為6.18±0.12,低于對照組瘤胃發(fā)酵PH值6.48±0.01(P<0.05)。
2.3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比較
試驗前乳牛的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無明顯差別(P>0.05)。研究發(fā)現(xiàn),包被葉酸添加組MFA組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為0.27±0.11、HFA組的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為0.28±0.13,顯著高于對照組0.22±0.10、LFA組0.18±0.15(P<0.05)。
2.4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比較
試驗前乳牛的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無明顯差別(P>0.05)。研究發(fā)現(xiàn),包被葉酸添加組的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為0.68±0.17,明顯高于對照組0.57±0.42(P<0.05)。
3 討論與結論
日常在糧食中添加包被葉酸,對乳牛的采食量和體重變化雖無顯著影響,但可以提高乳牛的產奶量。同時包被葉酸還能有效提高瘤胃纖維分解菌數量,以及提升瘤胃纖維分解酶活性,降低瘤胃發(fā)酵pH值。研究發(fā)現(xiàn),乳牛的產奶量與包被葉酸的添加量有關。數據表明,要使產奶量達到最大值,其包被葉酸的添加量應該為70mg/d。數據表明,包被葉酸的添加不僅可以增加乳牛的產奶量,還可有效促進瘤胃發(fā)酵,降低瘤胃發(fā)酵pH值,這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乳牛產奶能力,提高產奶量,還能改善飼料營養(yǎng)的利用效率,提升乳脂率,提升纖維分解酶活性,以及增加纖維分解菌數量。
參考文獻
[l]高書文.過瘤胃B族維生素對奶牛的影響[J].中國畜牧業(yè),2017(17):56-58.
[2]馬樂.不同能量日糧補充葉酸對牛瘤胃發(fā)酵及消化代謝的影響[D].太谷:山西農業(yè)大學,2016.
[3]張平,王聰,郭剛,等.葉酸對泌乳牛產奶性能和瘤胃發(fā)酵的影響[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19(4):46-49.
作者簡介:王浩(1979-),畜牧師,碩士,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