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月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周敦頤提到“文以載道”,表明我們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處事。和其他學科的老師相比,語文教師更具有教書育人的作用。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若能相互交融,將更好地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不僅要發(fā)揮出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也要將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的工作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學習策略
語文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不同,在教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會通過有意義的課程教育學生以后的做人之道,因此在小學,大部分班級的班主任都是語文教師擔任。在教學工作中,語文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將班主任工作與語文教學充分結(jié)合,緊密聯(lián)系。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來健全學生的人格,發(fā)揮語文教學中教書育人的作用。通過以上做法,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可以得到有利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會得到更大提升,學習習慣也會越來越好,這些無論對學校還是對學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強化學生思想教育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心理不夠成熟,自控力也比較差,所以我們需要反反復復地教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當然,某些情況下,思想不夠成熟的學生們很難通過言語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應當將班級管理的相關內(nèi)容與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并加入相應的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碰到的相關課文,可以讓同學們閱讀完課文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學到一些高尚的品德,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比如通過學習《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道理,教育學生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則,只有人人遵守規(guī)則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通過學習《兔子的胡蘿卜》這個故事讓小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教育學生不要自私,給予是美好的,和同學相互關心關愛,自己也能體會到快樂的感覺;在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一課時,除了讓學生明白樟樹四季常青和香氣拒蟲的特性外,還要通過對宋慶齡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到革命偉人的高貴品質(zhì),達到逐步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目標。
很多學生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班主任可以利用朗讀課文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重要感情及觀點,通過學習文章中的重要價值觀念,加強學生的思維認知。
二、利用文學提升思想境界,疏導受挫心理
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強化他們的受挫能力。如今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 許多孩子不能接受失敗的挫折,因此挫折教育是絕對不可或缺的。除了利用班會課教育他們,我還經(jīng)常帶領學生閱讀著名的詩歌和句子,和學生一起進行閱讀討論, 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從生活中獲得營養(yǎng)。
眾多古人也會坦然面對失意。“玉經(jīng)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是王定保人生低谷的感嘆;“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王勃的振奮之語;“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是毛澤東滿懷希望的感慨……這些精彩的詩詞,激勵人們克服突如其來的苦難。我告訴學生們,和以上那些偉人相比,同學們又會有多少煩惱呢?不外乎一次考試的失利,或者是和同學之間的一些小矛盾。在困惑的時候我們可以反復吟誦這些振奮人心的詩句,想一想作者們的處世之道,可以幫助我們趕走那些不必要的煩惱。
三、通過課堂活動,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語文是與生活結(jié)合最緊密的學科。在計劃和組織班級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鍛煉和提高同學們的語文能力。以課堂活動為寫作素材,讓學生組織寫作,從而提高語文能力。比如:寫兒童節(jié)活動的主持詞、撰寫班級警示標語、為各類興趣小組起名等。
根據(jù)語文教材上的一些主題開展班級活動,不僅對孩子們進行了品德教育,還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 我給學生們布置了一份不同尋常的作業(yè):晚上回家,為忙碌了一整天的母親洗腳,并寫下經(jīng)歷和感受。通過自己的行動,學生加深了對父母的理解,表達了對父母的愛,交流了自己的感情,同時積累了寫作素材和情感體驗。在學習《這不僅僅是個人修養(yǎng)》這篇關于節(jié)約的文章后,我讓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調(diào)查和探究:學校里有哪些浪費的現(xiàn)象?我們怎么樣去節(jié)約?并利過班會課繼續(xù)討論節(jié)約這一話題,學生們紛紛說了自己觀察到的學校里的浪費現(xiàn)象:中午就餐的同學有亂倒飯菜的行為,有的同學浪費自來水,班級里有很多丟失的物品無人認領,有時白天教室里還點著燈。他們還想出了應對的措施,比如:中午就餐時吃多少就打多少飯菜,爭取光盤行動,從自身做起;用水時可以把水龍頭開小一點,杜絕浪費;同學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丟失的東西要及時領回……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出謀劃策的場景,老師也感受到孩子們真的把節(jié)約這個美德記在了心里,落在了實處。
四、利用課外閱讀,形成班級良好學風
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就是閱讀,班主任、語文老師會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們不僅熱愛閱讀,而且廣泛閱讀。我利用每周的三次語文晨讀開展古詩誦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利用每天的午間時間創(chuàng)設集體閱讀環(huán)境,提高班級圖書角的利用率,營造自由閱讀的氛圍。鼓勵學生把他們讀過的書放在閱讀角,讓學生們可以輪流閱讀,實現(xiàn)書籍讀物的共享。學生們會閱讀,但是很難做到持之以恒,所以培養(yǎng)閱讀興趣要排在首位。我會定期推薦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征的書籍,如童話、寓言、歷史故事、成語故事、小說等,并利用班會課進行好書推薦,給孩子們講解書本里有趣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堅持閱讀。作為語文老師,我也常常將語文課堂留五分鐘的時間給孩子們做圖書分享交流, 讓更多不愛讀書的孩子被這濃濃的書香所感染,變得更加熱愛閱讀。我還根據(jù)班級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和班級閱讀之星的評比,以活動促進閱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豐富知識儲備。比如在看完《四十五號怪鄰居》這一本書后,我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鄰居,舉行“說說我的鄰居”的口語交際活動。孩子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鄰居的外貌,講述與鄰居之間的故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nèi)穗H交往和溝通的能力。看完《南極精靈》這本書后,我讓孩子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南極動物,并配以簡短的文字進行介紹。學生參與并享受這些靈活多樣、寓教于樂的閱讀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持續(xù)閱讀、進行有深度的思考閱讀,我還制訂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評選每月的閱讀之星。通過小獎品提升學生分享閱讀體會的積極性,或者利用多種多樣的激勵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班級里形成濃厚的學風和良好的閱讀氛圍,讓班級里人人有書讀,個個愛閱讀。
教育需要辦法,教育更需要掌握技巧,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導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關愛。作為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在平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將教育與教學有效結(jié)合,多花心思,學會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的教育。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當看到學生學習、習慣、思想等方面的進步和提升時,我們會感到無比欣慰。這便是教者的樂趣所在!
參考文獻:
[1]周一鳴.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 .現(xiàn)代交際, 2014,12(10):172-174.
[2]王雪茹.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jié)合分析[J].吉林教育, 2015, 1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