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黎明
摘 要 科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必要要求。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習科學已經成為了全球化趨勢。在小學時期就應該牢牢抓起,在小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給出學生科學的解釋,讓學生對世界有更加科學的認識。小學時期學習科學勢必是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關的,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還能打開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探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小學科學 生活化 現(xiàn)狀 方法
生活就像陽光,照射每個地方。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用生活裝飾課堂,就會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科學融入生活,會給課堂無限精彩,會讓科學變得簡單易學。
一、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
在教學中沒有聯(lián)系生活,沒法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和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教學也只是基于課本,照本宣科,對學生沒有任何關鍵的教育意義,學生對于一些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還是無法用自己的話解釋明白,甚至有的學生在教師解釋時也聽的云里霧里,教師也不對學生進行拓展性的教學,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過多的聯(lián)系生活和實際。這樣,學生就對知識不能靈活運用,記憶不深刻,無法在生活中學習科學。
二、生活化策略
(一)科學教學,融入生活
開展科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解答學生的疑惑,把學生看似不可理喻的一些問題用科學的方式解答出來。比如為什么冬天下雪春天下雨,為什么水在冬天會結冰,為什么花都在春天開放,為什么花的顏色沒有黑色等等,這些以往可能讓家長和教師一笑置之的問題其實都包含了科學道理,教師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之前,可以先做一個調查,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于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的疑問,每個學生的問題不一樣,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問題,準備相應的活動。比如水在冬天結冰這個問題,是由于冬天溫度低,水的結冰點是0℃,因此只要冬天的溫度在0℃以下,水就會結冰,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引導學生在課后去問問家長,自己家里冰箱的溫度是多少度,然后把水分成兩份,一份放在常規(guī)溫度下,另一份放入溫度較低的冰箱,在一段時間之后觀察它們的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夠發(fā)現(xiàn)水是否結冰跟溫度有很大的關系,也能夠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實踐,對理論有更好的理解。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既能夠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時還能讓學生的科學能力得到提高,符合學生的需求。
(二)多媒體教學,升華生活
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多樣化,這樣一來可以增添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看到科學的多樣性和實用性,對科學學習感興趣,二來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改變,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性思維把科學通過各種形式呈現(xiàn)了出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學習教師的這種做法,通過科學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也能夠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一些科學現(xiàn)象只通過文字描述學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感觸,即使生活中有類似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學生也無法把它放大了,例如學生觀察水蒸氣,水受到高溫或者是風的影響變成蒸汽蒸發(fā)到空氣中,最后會導致水的整體容量下降,教師以往的做法就是直接把課本中的內容和現(xiàn)象描述給學生,再讓學生讀一遍,雖然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也能了解這一知識點,但是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還需要另說,假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一小段關于水蒸氣的視頻,通過動畫的形式把水變成蒸汽的狀態(tài)放大,讓學生能夠清楚的看到每一個步驟,這樣不需要死記硬背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學生也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描述出來。
(三)情景教學,融入生活
情景是對生活的折射??梢酝ㄟ^情景導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科學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但有時教師在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忽視部分學生,有些時候課程已經講了一大半,有的學生還在神游,耽誤了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就沒有效率,基本的知識都學不好,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就更不用談,比如在學習物體傳聲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各種聲音,包括老師現(xiàn)在上課的聲音,大家覺得聲音是怎么傳到你們耳朵里的,如果沒有介質,你們還能不能聽到我說話?”讓學生自由想象,在學生慢慢被自己的問題吸引之后,教師再開始正式的教學,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又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些科學實驗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小苗的誕生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實驗,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給學生不同的土壤,然后讓學生種下種子,通過觀察土壤的滲水性給出假設,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更有意義,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都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中,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教師以身作則展現(xiàn)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也會漸漸向教師看齊,在有扎實的基礎的情況下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科學實驗,融入生活
在小學科學中,有很多的實驗。如果單純的讓學生做實驗,學生會感到非常枯燥??梢园芽茖W實驗融入到生活中。比如,在做“物質溶解”這一實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味生活,有的小朋友喜歡和甜水,偷偷把媽媽從超市買好的白糖放入冷水中,但是,白糖不容易化,而如果放入熱水水中,就很快能夠溶解。這是為什么呢?通過生活的引導,讓學生對實驗充滿了興趣。這樣,就能既快又好的做實驗,不僅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還能揭開學生的迷惑。
總之,生活多姿多彩。在教學中,要讓多姿多彩的生活點綴課堂,讓課堂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教學中,學生的想象更加豐富,教學手段變得更加靈活,學生思維得到開發(fā),探索能力不斷加強,教學變得更加易學。只有無限的運用生活,才能實現(xiàn)科學飛躍,才能讓教學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國英.走進科學世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2017(3):33- 34.
[2]洪秀麗.讓科學融入學生生活——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科學教學[J].考試周刊,2018(3):61- 61.
[3]夏鴻蘭,郭一鳴.淺談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