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穎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此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十分關鍵。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在語言性學科當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十分關鍵,因此,做好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十分關鍵。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陳舊,教學方式落后,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閱讀教學效率普遍不高。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將更多新型教育方式和理念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1.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閱讀教學有效性也是保證語文教學有效性,但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包括:1)學生自主學習空間不足。在新課程改革中,已經(jīng)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具備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基于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并且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忽視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依然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閱讀教學效果不佳[1]。2)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閱讀教學中也同樣如此,想要保證閱讀教學有效性,還需要學生掌握更多有效的閱讀方法。但是當前很多小學生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對閱讀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度也不足,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均比較差,極大地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2.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引入趣味性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尤其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因此,在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當中,教師還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小學語文教材也發(fā)生了變化,教材中引入了更多高質(zhì)量的文章,內(nèi)容更加豐富,也更加符合小學生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2]。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還需要充分將教材資源有效運用起來,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內(nèi)容,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和理解文章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教學中,很多學生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光從文章描述和插圖,很難真正領略到小興安嶺的魅力,所以閱讀時缺乏興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一些小興安嶺的圖片或是視頻充分的展示給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真實的情境,學生的注意力將會被極大的吸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高,閱讀效率也隨之提升。
2.2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占據(jù)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積極性和效率不高[3]。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保證閱讀教學效果。同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是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也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將學生實際情況與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效結合起來,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再圍繞教學目標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有效保證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趙州橋》一課教學中,課文主要描繪了趙州橋的美景,從而表達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所以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等方面入手,將教學目標設計為“充分了解趙州橋的風光和名稱由來”、“掌握文章的描寫方法、優(yōu)美的句子等”、“能夠背誦相應的自然段,并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與作者發(fā)生共鳴,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等。并且圍繞這些教學目標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3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
在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因素當中,學生閱讀方法不正確處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還需要改變當前的教學方法,引入多樣化教學,并且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新型的閱讀方法,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閱讀。此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將分層教學法引入到閱讀教學中,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類似應變能力好的可以采取交流教學;朗讀能力比較好的可以采取朗讀教學法等,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掌握更多閱讀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將學生的課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結語
綜上所述,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十分關鍵,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引入趣味性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等方式來完成閱讀教學,保證閱讀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博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學周刊, 2019, 391(07):143.
[2]陸偉.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好家長, 2017,15(49):202-202.
[3]黃曉君.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 文教資料, 2017,26(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