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月雷
摘要: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積累寫作素材,樂于書面表達,運用平時所積累的語言材料把有趣的或印象深的、受感動的事或物、人寫下來,作文要真情意切。鼓勵學生嘗試修改自己的習作,讓學生在寫作中充滿信心,提升作文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三年級 ?起步 ?作文 ?教學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感覺寫作很困難,無從下手,一提到作文就產(chǎn)生一種畏懼心理。如何讓學生盡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讓他們感受到表達的快樂,體會到被了解、被認同的成就感,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淺談本人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樂于書面表達。教師吧D1T_\nM
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年級的學生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寫些什么,更不知道該怎樣寫。就得讓學生弄懂什么叫作文,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要練習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語言文字恰當?shù)乇磉_出來。”在習作時,我鼓勵學生看到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例如讓學生描寫一只鴿子外形特征為例,先啟發(fā)學生把鴿子的“外形”按順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然后再把自己所說的寫下來。一節(jié)課未過,學生們的第一篇不同程度的習作就輕松地完成了。通過這次直觀作文的教學,使學生感到原來作文并不難,作文只是用筆代人說話,真有意思,從而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樂于書面表達。教師吧
二、讓學生學會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 “生活就如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過不停。”他的話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關系。如何讓學生獲取生活材料,參與自主寫作,并且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呢?
首先讓學生學會觀察,留心生活。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教之以漁。”學生有興趣觀察,同時也明確了觀察目的,但因缺少相應觀察知識經(jīng)驗,觀察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而正確的認識,所以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我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如文具盒、儲蓄罐、小玩具等,讓學生知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以“鉛筆盒”為例,我在指導觀察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我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按從外到里、從上到下的順序,仔細、具體地觀察鉛筆盒的特點,再以詳細描述鉛筆盒的形狀、圖案、內(nèi)部結構和作用為例,指導學生自覺地、有目的地從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觀察,幫助學生把個別、部分的認識加以綜合,把各部分連起來說。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的事情,只有當學生親自參加了,才能有感受,才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其次從課文、課外書中積累作文素材。課文、課外書中的材料也是反映著生活實際,怎樣積累作文的材料呢?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就告訴人們,積累作文材料積累就是多讀、多背優(yōu)美詞句段。學生還要多看課外書,間接地看到許多平時生活中未曾見到的事物,學到許多不曾學過的知識,在家學生的知識面,陶冶了學生的感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這些都是作文起步必不可少的準備。
三、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真實地寫作。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有感情的的作文才顯充實,富有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此作文教學時要善于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去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困惑等等。比如《XX朋友,我想對你說》之類的作文題目,讓學生盡情傾訴他們的喜悅、憂傷、委屈、建議、感想……,讓學生產(chǎn)生溝通的欲望、需要和熱情。每次作文都要誘導學生生發(fā)感情,真實的寫作。有時教師也可以因勢利導,利用學生的某些疑問或好奇心理來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學完了課文《陶罐和鐵罐》,學生覺得寫童話并不難,每位學生都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改編課文,或續(xù)寫課文。這樣寫出的作文,情真意切切,充滿感情。
四、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提升寫作能力。
學生自己會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學生寫作,老師批改,修改作文是老師的事,這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通過鼓勵學生修改作文,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相互了解與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每次作文完了之后,鼓勵學生來做“小老師”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學們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學都可以相互批改,而且在批改同學的作文時,容易找出對方的錯處,使作文寫得更加通順了。
五、作文講評以激勵為主,學生收獲寫作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對獲得成功或對能帶來愉快的事情感興趣,就會對這件事更加關心,想再試一試,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們的作文講評要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我重視講評藝術,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每篇作文我講評兩次。學生作文草稿交上來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選一篇,在課堂上評改,表揚好的思想、選材、詞句,指出不足之處,再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寫得不好的還要重寫。最后謄寫上交的作文,教師再認真批改、講評。第二次講評,著重表揚改后有進步的同學。特別是對于寫作基礎差的兒童,教師要堅持正面引導,鼓勵為主,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學習寫作。這樣,教師雖然辛苦,卻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得到教師熱情洋溢的稱贊,就會對作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促使他們自發(fā)自覺的經(jīng)常練筆,從而更快更好的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六、結束語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它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對學生語文水平影響很大。三年級作文教學應從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獨特感受。
參考文獻
[1] 王中杰:《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訓練策略》
[2] 黃?。骸度昙壠鸩阶魑慕虒W的思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