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喬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人們對于音樂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高中階段作為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如何提升高中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這一課題就非常具有研究意義。本文將對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育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希望能為推動我國素質教育教學發(fā)展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教育;音樂鑒賞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100-01
1.引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中音樂教育教學已經取得了許多令人可喜的成就。作為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如何提升高中生的音樂鑒賞水平,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質量將成為目前音樂教育領域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本文將針對這一課題進行簡單探討和闡述,希望能為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起到幫助和啟發(fā)作用。
2.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教育
(1)教學理念
培養(yǎng)音樂審美是目前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核心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音樂教學時,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以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音樂創(chuàng)造力為主要教育方向,并根據這些課堂目標來制定安排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把握好核心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良好的音樂氛圍和音樂體驗中提升自己的音樂審美,提高其整體音樂素養(yǎng),更好的實現全面發(fā)展。
(2)教學途徑
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主要的教學方式還是讓學生去欣賞品鑒一些音樂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那么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鑒賞,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的鑒賞氛圍,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將自身對于音樂的感悟表達出來。此外,教師在課堂中更多是起到一個引導和指正的作用,對于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偏差要進行科學指正,引導樹立一種良好的音樂觀念,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幫助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
(3)提高審美情趣
在日常音樂學習中,審美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審美讓學生有良好的審美情趣,這就能體現音樂課程的音樂育人功能,而不是簡單的一種學科教學,不再強調課程本身的學習,而是將課程作為人發(fā)展中的一種渠道或者是方式來進行。使學生可以通過課程學習而具備一種修養(yǎng)和素質,那么音樂課程就成為培養(yǎng)人的一個載體,通過音樂課堂學習,從而使學生成長中有一定的審美情趣。
3.如何有效提升高中音樂教育教學質量
(1)轉變課堂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是以老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師將所有的課堂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只需要進行被動接收。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是沒有很大幫助的,也很難讓學生對枯燥的教學內容感興趣。因此,為有效提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質量,需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鑒賞的空間,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過去許多教師在進行鑒賞教學時不太重視學生的想法和體會,很少關注他們的內心感受,這和新課標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了解學生的意見和看法,在學生進行鑒賞時主要起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興趣,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審美。
(2)嘗試多種科學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時,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學生興趣等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積極探尋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以對比式教學為例,在呈現不同的音樂鑒賞作品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明顯體會到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可以采取對比式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對于作品產生整體把握,從題材、主題、內容、技法、情感等多方面去引導學生感受不同音樂作品間的區(qū)別,從而更好的體會作品的內涵和情感,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音樂作品。還有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情趣;有一定的音樂實踐能力,能夠通過自身體驗理解音樂情緒;能夠有民族文化自信,也能夠理解多元文化;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能夠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恐怕就是音樂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的歸宿。
4.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我國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國高中音樂教學取得了許多令人欣喜的成績,為更好的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更好的提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水平,教師應當首先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育以及樂感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對一些音樂作品進行自主欣賞品鑒,激發(fā)學生內心情感共鳴,讓學生愿意主動感受音樂。通過這些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切實有效提升學生鑒賞能力,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世春.讓音樂審美之花盛開—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10(08)
[2]張海莉.解析新課標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策略[J].戲劇之家,2018(06)
[3]楊金龍.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中學音樂鑒賞教學探討[J].藝術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