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張影
摘要: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擴招的大背景下,院校的教學質(zhì)量更為廣大師生所關注,而教學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zhì)量。本文就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主要包括管理者管理理念、教師認知、信息化培訓機構、考評與獎勵機制等方面。同時也針對這樣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提出幾點建議:轉(zhuǎn)換管理者及教師觀念、完善培訓機構和制度、推出考評與獎勵機制,以達到提高院校教學質(zhì)量、提升師生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信息化培訓 信息化教學能力 信息化教學機制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發(fā)布以后,特別是教育信息化2.0發(fā)布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院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師的信息化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教育信息化項目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教育信息化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引領作用也日益明顯。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利用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輔助學習也成為了高校學生學習的基本手段,可見教學信息化觀念已深人人心。
然而,我們在看到教學信息化發(fā)展成果的同時,也應認識到,目前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行政管理部門和教師仍然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院校管理者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積極性還不高,教師應用信息化的動力有待激發(fā)。因此,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技能也應推陳出新,才能順應時代發(fā)展,提升教學質(zhì)量,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做為師范類高專教師,多年從事教師信息化培訓工作,探究了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了分析,提出建議。
1高職高專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
1.1教育管理者對教學信息化認識不充分
在一些高職高專院校,有相當一部分教育管理者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將對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產(chǎn)生革命性影響,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理念之中,嚴重阻礙了學校信息化教學的開展。
1.2教師對教學信息化了解不深入
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師沒能清楚的認識到教學信息化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性,主觀上覺得使用信息化技術很麻煩、增加了備課的工作量,因此抵觸情緒嚴重,課堂教學中不愿意引入信息化手段,同時自身也不注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中老年教師中,這種觀念更是普遍存在,影響了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高專院校中的推廣應用。
1.3高職高專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機構不健全
高職高專院校中已經(jīng)有很多教師認識到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思想上愿意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堂中,但是由于硬件上學校沒有提供信息化教學平臺,軟件上自身對相關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夠,同時學校方面又沒有相關的能力培訓機構或培訓部門,導致部分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課堂教學上只能繼續(xù)堅持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4缺乏有效的考評與獎勵機制
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愿意接授新事物,想提高自身能力,但由于本身存在“惰性”,校方又缺乏相應的考評與獎勵機制,教師在教學上用與不用信息化技術一個樣,使得教師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學習方面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間接導致一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將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到課堂之中進一步制約了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
2問題解決方案探析
2.1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制度機制
高職高專院校應加強“頂層設計”,按照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及時制訂與之符合的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標準、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開發(fā)標準、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構建與學校教學相適應的網(wǎng)絡化、數(shù)字化的教學平臺,打造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教學系統(tǒng)。
2.2轉(zhuǎn)變教師觀念,加強教學實踐
對高職高專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院校應引導教師深入認識、學習信息化教學政策、文件,培訓信息化教學技能,以保障信息化教學方法能夠在學生中順利實施,并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另外,在對教師進行教育培訓的同時,積極引導學校里年紀較大的這部分教師彈體,順應時代發(fā)展,將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與信息化教學手段相結(jié)合,進行教學實踐,進一步提升教學質(zhì)量。
2.3整合教學資源,完善培訓機構
在培養(yǎng)高職高專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時,要完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機構,設置專業(yè)的信息化培訓部門,定期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開展信息化教學競賽。從教學軟、硬件支持到課程安排上,應該積極支持教師進行相關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學習和使用,學校應積極整合內(nèi)部一切資源,為主動參與信息化能力培養(yǎng)的教師提供綠色通道,使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很好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2.4建立考評體系,推出獎勵機制
首先,應對教師積極性不高問題,院校方面應該及時推出相應獎勵機制,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如,將信息化教學能力做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jù),舉辦信息化教學能力競賽,對在國家、省級信息化教學能力競賽中獲獎教師給予物質(zhì)獎勵,等等。其次,院校教務管理部門為確保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夠順利推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完善信息化教學系統(tǒng)的運行機制,完善各管理部門及教師的績效量化考核體系,以促進管理者和教師應用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另外,學校教育督導部門要主動調(diào)研學生對教師課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反響,深入了解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使信息化教學朝著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為主要目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教學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在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知識結(jié)構與教學技能等方面全方位提升,針對教師所開展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內(nèi)容要不斷更新,使之制度化、常態(tài)化,最終達到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學生學習課程的整合,全面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與教學信息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