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立功
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鎮(zhèn)人和村按照相關程序,從推薦的40戶貧困戶中確定13戶享受低保。因擔心“獲得低保的貧困戶太少,享受低保的是相對貧困,擔心有些貧困戶會有意見”,村委會會議討論,將申請低保的40戶貧困戶都納入低保金發(fā)放范疇,還根據(jù)村里的情況增加了5個名額。按照評議出的13戶低保對象來做好相關資料,提交上級部門審核;13戶低保戶領取低保金的存折放在村里,低保金由村里統(tǒng)一領取后,再重新分配給村委會評定的45戶低保戶。就這樣,人和村13戶低保變成了45戶“均?!?。
乍一看,“一碗水端平”,既照顧了低保戶,又兼顧了其他貧困戶,可謂“一舉多得”“公平公正”;黨支部書記楊新田自己沒撈一分錢,卻受到黨內(nèi)警告處分,似乎也有點冤。其實,人和村村委會“一碗水端平”的決策違反了脫貧政策規(guī)定和紀律要求,侵害了低保戶的利益,是對低保群眾不負責任的行為。
某地曾發(fā)生一起扶貧資金搞平均主義的情況。上級部門下?lián)軐m椃鲐氋Y金35萬元,用于扶持122戶扶貧對象發(fā)展蔬菜種植。然而項目資金到位后,扶貧辦等項目實施責任單位為圖方便,沒有考慮122戶貧困戶的蔬菜種植情況和意愿、土地和勞動力數(shù)量等因素,而是購買化肥平均發(fā)給122戶貧困戶,有關人員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近年來,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扶貧資金的總量也在不斷增加,大量資金的投入對加快貧困地區(qū)發(fā)展和幫助貧困戶脫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讓廣大百姓看到了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績,扶貧資金起到了百姓脫貧的“助推劑”作用。然而,少數(shù)基層干部扶貧不注重精準,落實扶貧資金不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認為是公家的錢、上面給的任務,發(fā)下去就完事,至于錢給了誰、怎么花的并不重要。扶貧款物沒有精準送達貧困戶手中,卻平均分到全體村民手中,搞起了“陽光普照”式的平均主義,精準扶貧變成了“排排坐,吃果果”,“你有我有大家有”。
平均分配,違背了精準扶貧的本義,弱化了扶貧效果,讓有限的扶貧資金白白浪費掉,對真正需要幫扶的貧困者也是一種新的不公平?!耙煌胨似健钡谋澈?,暴露出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存在。基層干部不敢頂真,當好好先生;不敢啃硬骨頭,當休閑官;不愿調(diào)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想當然拍腦袋亂決策的現(xiàn)象仍有市場。這些都是扶貧攻堅征途上的“攔路虎”“絆腳石”,非排除不可。
這所謂“一碗水端平”,實為不公平。當前,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在扶貧任務艱巨,扶貧資源有限,“造血式”可持續(xù)發(fā)展扶貧產(chǎn)業(yè)難度大的情況下,要分好蛋糕、用好盤活資源,需要各級扶貧干部改進作風、知難而進,在精準上下功夫。深入調(diào)研,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脫貧路徑,因村施策,因戶施策,甚至因人施策,把有限資源用在最需最急最貧之處,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杜絕打折扣、搞變通,不能因追求所謂的“公平”而影響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