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姮
摘要: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許多因素發(fā)揮作用。其中,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單親家庭與完整家庭的子女在“對家庭生活的感受”“學習的目的、態(tài)度、理想”“對社會、學校、家庭的責任”“喜歡交往的朋友”“心目中有無喜歡交往的異性”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
關鍵詞:學生人格? ?單親家庭? ?教育因素
通過調(diào)查分析與研究歸類,我們可以把單親家庭的孩子大致分為以下四類:①憂郁類,多數(shù)單親家庭學生和與重組家庭成員無法溝通的學生屬于這一類型;②散漫類,處于無教育和監(jiān)管能力家庭的單親家庭學生容易表現(xiàn)為這一類型;③多疑類,為數(shù)不多的單親家庭學生和重組家庭學生屬于這一類型;④霸道類,由祖輩哺養(yǎng),或溺愛,或缺乏監(jiān)管、教育能力,擇友不良且沾染社會不良習氣的單親家庭學生屬于這一類型。
如何使單親家庭的孩子消除心理陰影,享受陽光燦爛的每一天呢?
一、改變與成長
小雨是個靦腆內(nèi)向、膽小怕事的孩子,既不善于語言表達,又不善于人際交往。在各種活動中,他只是旁觀者。在班集體中,他容易被人忽視,游離于各種群體之外。父母的離異,使他更加封閉自己。為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體驗到成長的歡樂與自豪,改變他的自卑心理,使他重建信心、健康成長。
小雨的作業(yè)總是工工整整的,讓人賞心悅目。每次的練字時間,小雨都能得到教師的悉心指導,從他的寫字姿勢到字的一筆一畫,教師都是手把手地教他,并不斷地給予鼓勵和稱贊,小雨滿臉的興奮,自豪代替了往日的羞怯。在這種鼓勵與稱贊下,他發(fā)生改變了。慢慢地,他膽子變大了,開朗大方了,不再回避教師真誠的目光,不再躲避同學熱情的邀請。從一個容易的問題開始,課堂上響起了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他的書寫作品被一次次地展覽在藝術長廊里,他逐漸成為集體活動的積極分子。
由此看來,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加勇敢與堅強,需要有更強的信心去面對生活,充滿自信地走進人生,走進人群,亮出自己。
二、發(fā)現(xiàn)與包容
忠鵬是個在心理上比較多疑,在行為上比較霸道的孩子,由于家庭的變故,母親對他過分的遷就與溺愛,也正是由于這種錯誤的愛的方式,使他在家庭與學校這兩個生活環(huán)境中找不到平衡,表現(xiàn)出一系列異常,如多疑,他總是懷疑別人對他予取予求;易怒,他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在與同學的正常交往中發(fā)生不必要的摩擦,并使摩擦不斷升級,有時甚至出現(xiàn)打罵現(xiàn)象。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刻意地與他保持距離。
忠鵬喜歡畫畫,而且畫的還不錯,所以這是一個契機。新學期伊始,忠鵬被吸收進入黑板報小組,他與同學們的交往開始了。在整個過程中,他都十分用心,默默地承擔了許多工作,其他同學也主動與他交流,共商大計。忠鵬也是個執(zhí)拗的孩子,對于板報小樣的精華部分決不割舍,但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他也學會了聆聽與接納。雖然爭執(zhí)不斷出現(xiàn),結(jié)果卻大不相同,這種爭執(zhí)反而增進了他與同學們的感情,使他們開始相互發(fā)現(xiàn),彼此包容,教室里傳出的是他與同學們無邪的笑聲,回家路上他們嬉戲打鬧成一片。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遇到了困難,大家就會竭盡全力地幫助他,而他也在學著敞開心扉,用自己的力量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伸出你的手,真誠地獻出你的愛心,是我們與人友善相處的心理基礎。讓友愛的陽光照耀別人的時候,你的心頭也會感受到溫暖。
三、建議與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智慧要靠智慧來培育,良心要靠良心來熏陶?!蓖瑯?,尊重也要靠尊重來培育熏陶。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畝田,如何去播種才能得到如期的收獲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結(jié)合“成功體驗教育”,我們應竭盡全力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天地。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讓我們給予他們更多關注,用愛去觸動,用情去鏈接,讓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享受陽光燦爛的每一天。
參考文獻:
[1]孟慶銀.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向和心理疏導[J].心理月刊,2018,(4).
[2]柯銀煥.單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J].教書育人,2017,(19).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十畝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