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榮
摘 ?要:體育作為一種可以有效提升中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活動在學生的成長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有些學生在課堂表現中明顯落后,成為了后進生,這對體育教學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和不便,本文主要對巧用差異性教學轉化中學體育后進生的具體措施策略進行分析,以便幫助后進生,令他們更好的接受體育教學活動,從而提升體育教育質量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差異性教學 ?豐富內容 ?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163-02
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進一步推行,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開始注重體育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因為某些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達標及個人對體育運動的抗拒導致了體育后進生的出現,降低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后進生們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都比較低,并且欠缺一些必要的體育知識,影響了全班的體育教學活動水平的提高和學生運動的全面發(fā)展,而針對這一點,差異性教學方法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1 ?體育后進生和差異性教學的內涵
1.1 體育后進生的內涵
體育后進生是指在身體素質、思想水平和體力方面相對同齡學生有較大差距的學生,他們由于思想上的抗拒或者是體能的原因不能達到教學所要求的目標,拖慢了體育教學的進度,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班級的體育綜合水平的提升,需要說明的是體育后進生并不是在遺傳或生理方面有重大缺陷的學生,也不存在智力低下,反應遲鈍等現象,后進生只是不能克服自己對于體育的抗拒和不能很好的約束自我,除此之外與正常學生別無二致。
1.2 差異性教學的內涵
差異性教學指的是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針對性地按照不同學生不同的情況,身體狀況和需求個性化的設定教學內容,從而改正教學內容死板單一,不靈活的缺點,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尊重了學生的真正想法。因此個性化教學就是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挖掘他們的個人潛能,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 ?中學體育后進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學體育后進生的形成主要是學生自身的原因,諸如身體素質差,心理抗拒等,還有學校教育原因例如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導致整體身體素質差或是沒有及時培養(yǎng)其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再有是家庭原因,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身體素質的提高,不主動引導孩子進行日常鍛煉和外出活動,導致其身體素質落后于同齡人。
2.1 學生自身的原因
經過觀察不難發(fā)現,大部分體育后進生都存在著自卑心理,同時后進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差,總是將自己不自覺地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并時不時地產生自己不如他人的錯誤認識,在這樣的不斷自我暗示下,體育后進生們越發(fā)不愿意進行嘗試或是遇到一點挫折就半途而廢,其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自然就一直得不到提升,自卑心理的長期作用下學生便會越來越跟不上學校正常教學的節(jié)奏,最后成為了體育后進生。
2.2 學校教育的原因
學校教育的原因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和傳統(tǒng)思想模式的影響,目前人有不少學校仍然奉行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關注文化課程的分數而忽視學生們對于體育鍛煉方面的需求,殊不知體育教學在學生正常成長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好的體育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更能增強其體能,以便更好地應對日后更高的學習強度從而全面發(fā)展,而現實是很多學校借故占用體育課時間,忽視體育教學意義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第二在于教師,目前很多教師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上課形式仍是單項式的教學,上課形式單一枯燥,打壓了學生的積極性,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單項式的教學理念無法激活學生們的體育學習熱情,同時統(tǒng)一的進度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往往不夠挑戰(zhàn)性,其體育潛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反之授課進度太快會讓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感到吃力,漸漸跟不上節(jié)奏,容易出現挫折感和厭學心理,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不能為日后的體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社會家庭的原因
社會原因主要體現在信息網絡不斷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缺乏合理的引導,孩子很難做到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從而導致其沉迷網絡游戲,沒有足夠的時間外出活動,身體素質也隨之下降,這樣的風氣還跟隨學生慢慢傳播到校園中,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虛擬世界也因此降低了他們對于體育課的興趣。
家庭原因主要體現在很多父母的觀念并沒有跟隨時代進步,溺愛孩子而沒有提供給其外出活動和鍛煉的時間,這不僅導致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直接下降,并且過度關愛下學生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不在意別人的感受,總是自以為是,這樣的學生往往很難融入集體,也很難培養(yǎng)其團隊觀念和集體觀念,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不具備,并且這樣的學生往往積極性較差,難以克服挫折,總是半途而廢,這為正確的引導工作增加了難度,正常的教學活動也無法開展。
3 ?巧用差異性教學轉化中學體育后進生的解決對策
3.1 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針對這個情況教師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加強日常溝通和交流,對于體育后進生要合理的幫助其解決心理障礙,及時疏導其心理問題,解決后進生在的焦慮問題,在良好的溝通下讓后進生認識到體育活動的樂趣所在,進而轉化觀念,激發(fā)其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樣不僅解決了后進生的個人問題并且有效加快了課堂的進度。
3.2 學校和老師充分認識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性
關于這一點學校和老師要做到思想與時俱進,及時改變落后觀念,關注學生文化課成績的同時更要注意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應合理規(guī)劃課程,不占用體育教學的時間,同時購入足夠的運動器材,在硬件上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方面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難度,同時改善兩面的教學體驗,增強其參與感,同時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3.3 家長給予學生足夠的運動時間
家長應給予學生合理的關愛而并不是無節(jié)制的溺愛,保證其安全的同時要給予其足夠的外出時間,以便在戶外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體能,同時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同時讓學生注意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在自己親身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力。這樣的學生在團隊活動中也能很好的融入集體,能夠更好地配合其他學生協(xié)同完成任務,團隊和個人的效率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4 ?結語
差異性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自身的問題合理制定教學規(guī)劃,具體落實時教師要結合每個學生具體的情況設立不同的難度,最大化的發(fā)掘其學習潛質并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豐富內容,讓體育后進生也能平等地享受到同等質量的體育教學服務,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序軍.簡述差異性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2019(3):49-50.
[2] 沙鵬程.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引導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4,(26):226-226.
[3] 趙國柱.論分層教學策略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未來英才,2017,(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