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政策的提出,使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點,而邏輯思維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物理課程的了解不夠深入,只當成是公式和知識點的記憶和枯燥乏味的實驗,并沒有運用邏輯思維對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思考。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些培養(yǎng)學生物理邏輯思維的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 物理教學 物理邏輯思維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98-01
一、提升學習興趣,發(fā)展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方式,是從生活中的經(jīng)驗所得,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易受到在小學階段占主導地位的具體形象思維影響,從而造成學習質量不明顯在物理學科,初中階段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造成物理學科的學習質量不高,經(jīng)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錯誤的教學手段是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一味地給學生傳輸所謂的重點難點,卻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興趣進行學習。我們常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要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物理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提升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多利用情景教學法,把物理知識轉化成為學生真實可感的場景,把抽象的物理知識變成具象化的內容,這樣學生的邏輯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保證邏輯思維獨立性
現(xiàn)階段來看,當今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營造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我們必須始終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當作教學的重點。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個比較普遍問題就是學生容易跟風、人云亦云,這顯然是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獨立性就顯得異常重要,教師必須要將過去落后的教學方法摒棄,更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讓他們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習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xiàn)不敢發(fā)言不會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循序漸進進行著引導。舉例來說,在學習到水的物態(tài)轉換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如果直接和學生說升華、蒸發(fā)等等,學生很可能就沒有切實的體會和深刻的理解,只是跟著老師隨口附和,這樣學生的學習質量顯然無法得到保證。教師可以以冬天室外雪人變小來提點學生理解升華現(xiàn)象,可以以地面灑水變干給他們解釋蒸發(fā),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很好的理解有關的概念,此時再讓他們思考有關蒸發(fā)和升華的日?,F(xiàn)象就變得十分容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獨立運行的,是不依賴于教師的,久而久之他們的邏輯思維獨立性就被培養(yǎng)出來了。
三、做好知識遷移,加強邏輯關聯(lián)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的時代,人們對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更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素質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探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教育和學習本質是對前人的正確經(jīng)驗進行傳播和繼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想要讓學生們獲得更加深刻的對知識的理解,就離不開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讓他們完成知識的遷移。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是相對比較系統(tǒng)化的,其中各部分的關聯(lián)都十分緊密,各個學科是從不同的方面闡述知識和理論的體系,但不同學科存在一定聯(lián)系。其一,在自然科學之間,數(shù)學是關于數(shù)、形關系和內在聯(lián)系研究的專門學科,是科學的各個學科進一步研究的基礎;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都是研究物質的,只是側重不同,物理學研究的是研究物質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物質結構、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學科;化學是研究物質之間轉化的學科;生物學則是研究生命物質結構、功能、發(fā)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其二,各學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密不可分。如生物學中有化學知識、物理知識;化學中有英語知識、生物知識、數(shù)學知識;物理學中有數(shù)學、化學知識;英語和漢語存在語法、單詞以及翻譯轉化等。教師如果能夠找到這些關聯(lián),并且有效的完成不同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動,引導學生們發(fā)現(xiàn)和理解這些關聯(lián),就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舉例來說,在帶領學生學習托里拆利實驗的時候,這里涉及到一個大氣壓的問題,可以聯(lián)系到學習物態(tài)變化的時候“水的沸點在不同大氣壓下是不同的”這一問題,從而以舊知識引入到新知識,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狀態(tài)。
四、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加強邏輯鍛煉
和數(shù)學、語文這一類的學科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物理許多知識點都是建立在實驗論證基礎之上。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shù)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鍛煉,一些操作簡單的實驗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并且進行操作如光的現(xiàn)象這部分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記憶光的色散這個知識點,需要利用三棱鏡作為道具對陽光進行散射,觀察形成的光譜,這種操作簡單且無危險性的試驗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實驗可以由教師進行演示,而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實驗,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帶動之下,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實驗,每一個步驟如何操作、每一個流程怎樣進行,學生都有了自己的了解,邏輯思維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五、結束語
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對于他們學習物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也決定著未來物理學科能否得到新的發(fā)展。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物理學是關于大自然規(guī)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以了解其規(guī)則。所以說,教師必須要及時的更新觀念,摒棄應試教育帶來的思維定式,注重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培養(yǎng)。不斷的對教學方式、教學流程進行改進和修正,從多個角度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保證學生擁有最為充足的物理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映川.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J].科技致富向導.2011(26).
[2]馬曉堂.有效的提問與思維的培養(yǎng)[J].物理教學探討.2011(06).
[3]周敏君.論科學教學中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8(11).
作者簡介:
張林(1962.9-),女,山東省利津縣人,漢族,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