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素養(yǎng)的問題是中小學生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它更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qū)人群的心理情況。它關系到每個人的智力、體力和心理的發(fā)展問題。人們的良好心理健康影響著社會安定和發(fā)展。所以,重視心理健康素養(yǎng)成為全民族極其重視的根本問題。我們作為教師培訓機構更應該考慮到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能力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教育;心理健康;素養(yǎng)能力;教法研究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道:“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倍裆鐣娘w速發(fā)展,需要人們有著適應的知識和能力,也需要人們有健康的身體,更需要人們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教育部非常重視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要有“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把心理健康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理念。作為小學生他們更需要進行健康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教師要研究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特點,進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能力。下面就結合自己所從事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研究談談自己的嘗試和思考。
一、 開展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課
首先,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比如可以給他們講一些童話、寓言故事,通過童話和寓言故事增加他們的新奇感和興趣感,把正能量傳遞給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思想感情,繼而使他們能夠生成憐憫心、堅強的毅力、誠實的心理、陽光的心態(tài),獨立的作為等高尚的品質。也可以傾聽學生的心聲,讓他們各抒己見。
其次,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一個人在歡快、祥和的氛圍中學習,他就會健康地成長。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壓抑學生,以傳統(tǒng)那種教學的模式使學生心理沉悶,缺少生機和活力。在教學中要選擇一些比較先進和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比如,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就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他們在歡快中走進愉悅的學習心境,他們會用高昂的心情、飽滿的熱情投進課堂教學中,教學效果會出現(xiàn)異常的提高。比如,我播放“丑小鴨和白天鵝”學生就能夠懂得自己的優(yōu)缺點,就會激發(fā)他們積極主動地和他人進行誠信溝通交流。
再次,就是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心理健康的成長。生活是最好的學校,人們會在這個大熔爐里得到適應成長。學生的心理很多時候不能理解老師和班級干部的善意,對他們的批評不能一時扭轉和改變。為此,我們就讓他們去當老師、當班長,以換位的角色和心理讓他們親自領略老師班長的感受。以此類推,還方他們去當班主任、服務員、主持人……這樣就使他們知道了身在其中的感受,更理解了他們辛苦不易,當然,他們同時也能釋放和宣泄自己的壓抑感,一掃心理障礙,走進生活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了生機。
二、 發(fā)揮各個學科滲透的優(yōu)勢
雖然說《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該學科承擔著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承載著對小學生階段進行最佳教育的學科。但是學生在學校所接觸的是各個學科,他們要在各個教學中學習知識,學會做人,密切地游離在各個學科中,學生的心理障礙也在各科學習中產生和形成。由此,我們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是心理健康老師的責任,更需要各個學科的老師共同地努力來實現(xiàn),這樣形成一種綜合的合力,就不會擔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不好。比如,語文老師要以多種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體育課老師要對學生的耐挫折進行教育培養(yǎng);品德課老師要發(fā)揮德育的功能正確地引導,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更好地發(fā)揮對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影響教育。當然,還有其他的課,例如:少先隊活動、班主任班會、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等等,都要緊密地結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使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得到培養(yǎng)。
三、 建立學校家長和社會一體教育網絡
孩子的成長不能是單單學校的教育,它還涉及家庭社會等方面,特別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家庭需要承擔著重要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方面要緊密地和家庭、社會配合好,建立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的生活教育網絡。我們要經常和家長溝通,經常去家訪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細微的思想變化,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動向變化,要和家長增加感情,讓他們緊密地配合學校教育工作,發(fā)揮家長們的有利因素。學校要多召開家長會,充分做好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社會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大課堂,應多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磨煉,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傊?,只有充分發(fā)揮家校聯(lián)系和社會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如何培養(yǎng)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一個非常復雜而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我們廣大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要研究好每一位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性格特點和心理素質問題,要認真領會新課標,把所教學科緊密地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協(xié)同學校的工作,融入各個學科教學,寓教于樂。真正地促使學生能夠在心理方面得到健康發(fā)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簡介:
路琨,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