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
2010 年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聯(lián)合清華 大學(xué)媒介調(diào)查實驗室對中國人的飲食狀況進 行的調(diào)查顯示:各種口味中,喜歡“辣”的人 最多,占 40.5%,47.28% 的人每天至少吃 一次辣菜,23% 的人兩天吃一次,18.78% 的人一周吃一次。
無辣不歡的你大概想象不到 400 年前的 中國人還不知辣椒為何物,300 年前的川菜 菜譜中還沒有辣椒的身影。甚至,辣椒在明 朝傳入中國時,是作為花卉欣賞而非食物。
美國心理學(xué)家保羅·羅津認為,辣椒帶 來的痛苦會促進內(nèi)源性阿片肽的分泌,這種 物質(zhì)能帶來快感。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 承受辣椒這種痛并快樂著的歡愉,因此,對 于不喜辣味的人來說,味道清淺的菜椒就是 一個很好的選擇。而炎熱夏天與梅雨季的交 疊也讓人容易疰夏,清淡的菜式才應(yīng)是這個 季節(jié)的主旋律。
這次跟著李強大廚來到位于上海市靜安 區(qū)的平順菜市場,尋找適合夏季的清爽小菜。
? 絲瓜
6 元 /500 克
花費 9 元
常見的絲瓜品種有線絲瓜和棒絲瓜,廣 東地區(qū)還有八角絲瓜。李強說夏季是適合吃 各種瓜菜的季節(jié),他這次挑選了棒絲瓜,又叫 “肉絲瓜”,肉質(zhì)較嫩,清香味更濃。
? 鮑魚
10 元 / 個
花費 100 元
鮑魚,又稱“海耳”,被譽為“餐桌黃金,海 珍之冠”,其足跡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新鮮的鮑魚一般外殼顏色鮮明有光澤、肉質(zhì)飽 滿、底足吸附力較強。
? 菜椒
5 元 /500 克
花費 3.5 元
菜椒辣味清淡或沒有辣味,有些品種還 帶有些許甜味,以綠色最為常見,還有紅、 黃、紫等顏色。李強這次選擇了本地產(chǎn)的綠色 小菜椒,幾乎沒有辣味。
?紅米莧
8 元 /500 克
花費 8 元
米莧有綠色和紅色兩種,綠色米莧口感偏 清脆,紅色米莧富含花青素,口感較軟糯。李強 在菜場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很少見的紅米莧,它渾身 通紅,適合清炒。
蛤蜊上湯煮絲瓜
絲瓜去皮,切滾刀塊,浸在水中,以防氧化 變黑;姜切菱形片,蒜切片,雞蛋一枚打散,蛤 蜊取肉;鍋燒熱,下油,倒入雞蛋液,炒得老一 點,盛出,備用;鍋中下姜、蒜,煸出香味,放入 肉糜炒干;絲瓜控水后倒入鍋中,加鹽翻炒,放 入蛤蜊肉翻炒,放入炒好的雞蛋,倒一碗開水, 加少許糖、胡椒粉炒勻,大火燒開煮 1 分鐘左 右,裝盤即成。
入眼是清清爽爽的色澤,入口是蛤蜊的 鮮、絲瓜的清甜和雞蛋的香,入心是炎夏里一 道小清新。
鹽焗鮑魚
鮑 魚 洗 凈,放 入 大 碗,加 入 蔥、姜、 鹽、雞精、料酒、糖,拌勻,加一點胡椒粉, 拌勻,腌制 10 分鐘;鍋中放入粗鹽,大火 炒熱,下一點花椒,炒香,把腌好的鮑魚整 齊地碼在鹽上,撒上蔥段,沿鍋邊烹少許料 酒,蓋上蓋,大火焗 6 分鐘,關(guān)火即成。
這道廣式風(fēng)味的鹽焗鮑魚,入口鮮、 香、嫩。如果追求口感的層次變化,還可以 搭配一個辣椒醬油碟。
蒸釀菜椒
菜椒沿蒂部平切一 刀, 去 蒂、 筋、 籽; 蝦 仁 用 刀輕拍成蝦泥,再用刀背輕剁成蝦 膠;蔥切蔥花,與蝦膠、肉糜一起放入大碗中,加少許鹽、 生抽、糖、蠔油,適量胡椒粉,用手拌勻;加入干淀粉、麻 油,拌勻;菜椒內(nèi)抹一層干生粉,釀入拌好的餡料,依次擺 在盤中,放入開水鍋中,大火蒸約 15 分鐘;取出將蒸盤中 的汁水倒入炒鍋中,加一點蠔油、生抽,攪勻后加入水淀粉 勾芡,加少許麻油增香,澆在釀菜椒上,撒上蔥花,即成。
蔬菜、肉、蝦的完美組合,成就了香噴噴的蒸釀菜 椒,外皮軟糯,餡料脆彈,夏季開胃下飯。
蒜蓉炒米莧
蒜拍扁,剁成蒜蓉,紅米莧洗凈去老根; 鍋燒熱,下油,放入蒜蓉,煸香;放入紅米莧, 加少許鹽、糖,翻炒,出鍋前再加少許鹽,翻勻 即成。
兒時最愛紅米莧拌飯,紅潤的湯汁把米 飯染得嫣紅可愛,就著熱乎乎的莧菜香,是夏 日餐桌上的顏值擔(dān)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