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摘 要 幼兒的教育一直被各界所關注,為了給幼兒一個好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知識,為升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教學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在幼兒園,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老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引導,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無論是在表達還是閱讀中都能夠游刃有余。但是如今幼兒語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語言教育活動結果不理想。本文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 幼兒園;語言教育;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B01,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3-0037-01
幼兒園的幼兒年齡一般都在6歲以下,在這個階段正是他們思維和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階段,如果老師忽視幼兒的語言教育,那么當他們在進行自主表達時就容易出錯或者達不到老師要求的目標。所以,在幼兒園老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促進語言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活動中能夠自由地運用語言并且運用好語言,為幼兒今后地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活動形式化,幼兒參與度低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幼兒園的氛圍也應該是積極活躍的,但是在教學活動中,一些老師為了學習進度和教學的完整度,把整個教學活動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進行,在進行的過程中忽視了幼兒的參與能力和他們的理解能力。老師在教學時,希望幼兒能夠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從而達到定好的教學目標,對于幼兒的能力和興趣卻缺少考慮,從表面上看,語言教學活動是完整的也是達到教學目標的,但其實幼兒學到的知識并不多。
(二)幼兒主體作用不突出
幼兒園開展的語言教育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知識水平,以此才能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些老師在教學時,僅僅考慮到教學時長和自己的教學習慣卻忽視了幼兒才是教育的主體。老師沒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進行教學調整,導致幼兒對于教學沒有興趣,在學習上有困難。因為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不突出,從而導致了語言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三)教學方式單一,內容單調
幼兒園的教學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因為幼兒由于年齡小,需要更多的花樣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進行更好的教學。但是一些老師因為怕麻煩,怕跟不上教學進度,而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得不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被束縛在一個框架內,這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加上老師在教學時教學內容的單調,幼兒積極性不高,對于語言學習投入的熱情自然不高。
二、促進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發(fā)展的策略
(一)注重幼兒個性發(fā)展,提高幼兒興趣
幼兒的個性在教學中應該被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以達到教學具有針對性的效果,在語言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各個年齡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高幼兒對于語言教學的興趣,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語言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師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可以針對幼兒的發(fā)展來進行不同的教學,使幼兒能夠快速適應和學會相關的知識。
例如中班在學習《小雨點》時,老師可以通過謎語來讓幼兒猜而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當幼兒都回答“雨”時,老師可以先不說答案,再給幼兒播放一首叫《小雨點》的歌曲繼續(xù)引導幼兒對于自己的猜測進行肯定,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幼兒先自己朗誦兒歌,然后再請幾個同學站起來大聲朗誦,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豐富教學活動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管是對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是活躍課堂氛圍都有著促進作用,老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注意教學方式的改變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中讓幼兒進行語言學習,也可以讓幼兒走出教室,通過實踐活動來促進他們需要能力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語言教學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和多彩,幼兒的參與度也會得到提高。
例如在中班語言教學《春風》中,老師可以給每個同學準備一個風車,讓幼兒猜測今天需要學習的兒歌是什么。在學習完后帶著幼兒走出教室,到外面去感受春風,讓幼兒在風車的轉動中和風吹拂在臉上的溫柔中去體會兒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讓幼兒集體朗誦兒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三、總結
幼兒園是幼兒認識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對話的重要階段,老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好幼兒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從而為幼兒今后的閱讀和溝通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符合幼兒特點的教學內容是語言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語言老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好語言教育活動的開展,也需要老師根據(jù)幼兒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來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幼兒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郭中然.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09(4).
[2]徐志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3]王潔瑩.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學策略[J],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