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明顯優(yōu)勢逐漸地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并且發(fā)揮著積極效能。本文在對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特點和價值認知的基礎上,剖析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并且嘗試性探索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旨在以繪本為閱讀媒介,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優(yōu)化的教學服務。
關鍵詞:小學階段? 繪本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8-0133-01
1.1 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的特點
閱讀插畫。繪本作為一種閱讀材料具有圖文并茂的顯著性特征。繪本依托形象化的插畫內容不但向學生傳達視覺上的效果,而且通過插畫向學生表達故事情節(jié)。教師依托繪本向學生實施閱讀教學,其核心就是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中的插畫,指導學生從插畫中探索文字以外的信息內容,以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度理解與感悟。
感悟情感。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內容,如,《猜猜我有愛好你》中深深的親情。教師向學生實施繪本閱讀教學其關鍵的內容就是指導學生感悟繪本中所蘊含的情感元素,在充盈學生內心世界的同時,升華學生的情感。
1.2 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針對小學閱讀教學,尤其是小學低年段,教師僅僅采用傳統(tǒng)的文本形式的閱讀內容是很難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繪本依托其自有的優(yōu)勢,其呈現(xiàn)形式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心智發(fā)展程度,使得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得以有效開展。同時,繪本閱讀教學由于其內容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能起到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益補充的教學效果。
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態(tài)度,繪本閱讀教學能使學生愛上閱讀,使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自主性行為。閱讀內容,繪本閱讀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人文情懷,使得學生的心靈生活得以充盈。閱讀表達,繪本閱讀教學在引導學生感悟繪本所蘊含的情懷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表達與分享的語言能力。
2.1 繪本閱讀內容的選擇
在小學繪本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存在教師隨意性強的問題。一是由于繪本內容豐富,為教師的選擇形成一定的問題,二是繪本閱讀內容尚未形成相對固定的教材,導致教師在內容選擇上需要一定的開發(fā)能力。在繪本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既要突出繪本內容的多元性,又要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使得繪本閱讀教學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益補充。
2.2 閱讀繪本存在淺閱讀
依據(jù)目前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在教師的繪本閱讀方面,還是在學生的繪本閱讀方面都存在淺閱讀的現(xiàn)象。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方面,認知到繪本的主題是基礎,還應對每幅插畫進行深度解讀,理解部分與繪本整體內容的關聯(lián)性。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理解繪本表層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深化研讀挖掘繪本中所蘊含的深層內容。
2.3 繪本圖與文的協(xié)調
繪本是圖與文共同構成的閱讀材料,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出圖片與文字二者的作用。但是在小學繪本教學中,存在教師未能較好地把握圖文二者的關系,即有的教師側重圖片而忽視文字,而有的教師則是重視文字而輕視圖片。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對圖文關系的處理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繪本閱讀的效果。
2.4 繪本閱讀教學方法
在小學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性的傾向,集中體現(xiàn)為教師依據(jù)繪本的圖與文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引發(fā)學生會繪本內容的思考。單一性的繪本閱讀教學法,既不利于學生對繪本內容的深度閱讀,又會影響到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
3.1 繪本閱讀內容的選擇
依據(jù)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選擇繪本。學生心智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應成為教師選擇繪本的重要依據(jù)。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繪本,為實現(xiàn)學生通過繪本閱讀提升閱讀興趣提供教學支持。例如,在小學中高年級,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糟糕,身上長條紋了!》,指導學生在了解主人公卡米拉由于不敢承認愛吃青豆所遭遇的事情,使學生能明白接納自己是最重要的。
繪本內容既要充盈,又要有創(chuàng)意。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內容充盈,同時又充滿創(chuàng)意的繪本內容。例如,《小威向前沖》既涉及到生理層面的知識內容,又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使學生認識到精子變成擅長游泳的小女孩的過程,可謂是創(chuàng)意獨特。
側重繪本與教材的關系。在對繪本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既要重視繪本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又要側重繪本內容對教材閱讀內容的補充與延伸。一方面,同一主題下會有諸多的繪本內容,如,母愛主題下常會出現(xiàn)《我媽媽》《逃家小兔》《媽媽的紅沙發(fā)》《我和媽媽》等。另一方面,繪本可以是對教材內容的延伸,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
3.2 小學繪本閱讀教學方法
側重閱讀教學過程中意義的生成。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自主性地生成繪本內容的意義。一是教師應使繪本閱讀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產(chǎn)生關聯(lián)性,二是教師可以從思想層面對學生進行引導,以達到學生與繪本主題內容情感的共鳴。
多元化解讀繪本內容。在小學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細節(jié)處入手,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引導學生解讀繪本內容的效果。一是教師應指導學生找準繪本閱讀的切入點,從點到面地展開閱讀;二是教師可以通過形象化的插圖信息內容指導學生深度理解繪本內容。例如,在《我爸爸》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圖片信息內容認知到溫柔又強壯的爸爸。
參考文獻:
[1] 張曉玲,李林山.繪本閱讀教學價值走偏的審視及矯正策略[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0.
[2] 戴婭.小馬過河,深淺不知——淺談對小學語文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4,04.
[3] 王少卿.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5(6):91.
[4] 李麗超.用繪本開啟學生的悅讀之旅——淺議小學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6.
作者簡介:劉佳(1988-),女,漢,吉林人,碩士研究生,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