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 要】情感教育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情感教育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小學階段學生的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因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本文對如何在小學德育教育中開展情感教育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情感教育
新的課程標準和教學理念都強調(diào)了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和全面發(fā)展,具體來說,小學階段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從各個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就是人擁有情感,情感教育也是小學德育教育中的關鍵部分。小學是學生人格形成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更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為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奠定基礎。小學的情感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轉變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育
在我國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中,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大多也由班主任完成。但是,一些班主任通常會對德育教育產(chǎn)生一定誤解,認為只要抓好班級的紀律,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就是最好的管理方法。這種思想過于理想化和主觀化,完全忽視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同時,一味地給學生施加壓力,讓學生遵守紀律努力學習,不符合當前的教育理念,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將學生作為發(fā)展的個體,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開展德育教育,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性思維遠沒有感性思維發(fā)展迅速。因此,開展情感教育比純粹的德育教育更有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不是單純地為了情感教育,而是教師真正和學生產(chǎn)生情感,讓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心靈深處的對話和交流,這才是情感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用心靈塑造心靈才是教育的真理。”這也說明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情感教育
(一)集體情感教育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最常見的就是通過主題班會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班集體的凝聚力,如果一個班級缺乏凝聚力,那么無論做什么都是一盤散沙。而情感教育恰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情感教育,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將班級當成一個大家庭,每個學生的個人表現(xiàn)都決定著集體的榮譽,學生們接受了情感教育就會對班集體產(chǎn)生歸屬感,用心維護班級的榮耀,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班級的凝聚力也就形成了。同時,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德育教育中有關于文明禮儀的教育,班級里的同學可能偶爾會出現(xiàn)矛盾,學習了文明禮儀就可以用文明的方式解決矛盾,同學之間其樂融融,逐漸成為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因此,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對班集體進行情感教育。
(二)個人情感教育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小學是學生發(fā)展天性和性格養(yǎng)成的階段,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相同。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雖然要加強集體的情感教育,但也不能忽視一些特殊個體。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或家庭因素,很難融入集體的情感教育之中,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個人開展教育。例如,小學階段很多學生比較內(nèi)向,有什么困難都不會向教師表達,這時,教師可以單獨開展情感教育。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更理解彼此。因此,教師可以選擇與內(nèi)向的學生交流和溝通,通過情感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活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通過活動進行情感教育是效率最高的一種。對于小學生來說,沒有什么比一起游戲的小伙伴更有親和力,學生之間通過各種活動和游戲,能快速消除隔閡。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做游戲,能很快融入班集體之中,這時,學生會把教師當作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能夠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三、構建和諧的情感教育環(huán)境
(一)和諧的校園情感教育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要進行情感教育,學校首先要構建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校園是學生除家庭以外所在時間最長的地方,校園的環(huán)境氛圍能夠?qū)W生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學校就要營造出相應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校公告欄張貼情感教育海報、開展情感教育主體活動周等,在校園中營造一個互敬互愛的環(huán)境,加強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
(二)班級情感教學氛圍
班級是情感教學最主要的陣地,班級的情感教育氛圍是決定情感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班級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營造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班級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其次,教師要營造正確的理念,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問題給予幫助,讓師生之間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德育教育更順利地開展。
(三)家校共建情感教學
家庭始終是學生情感最主要的來源,想要進行情感教育,還需要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合。學校與家長之間需加強溝通和交流,家長可以及時向教師反映學生的狀態(tài),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家校之間相互合作,可讓情感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結論
小學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觀念,更深刻地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采用集體、個體、活動相結合的方法,營造良好的學校、班級和家庭情感教育氛圍,切實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彬.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和策略[J].情感讀本,2017(5)
[2]何翌.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和策略[J].山東青年,2018(7):20.22
[3]黃建青.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和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8(3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