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戲劇教學 ? 小學英語教學 ? 融合
近年來,很多研究者反思了目前英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學中過分重視語言符號記憶、語言規(guī)則記憶、句型的機械操練,忽視了學生在內(nèi)化知識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心里特征及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課上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缺乏學習興趣。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情感、學生的互動學習以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yīng)該得到教師更多的關(guān)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為了改變?nèi)缃竦膽?yīng)試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不囿于語法和詞匯的學習,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亟需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以教師掌控的課堂改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本文就戲劇教學法的概念、理論依據(jù)、戲劇教學法的優(yōu)勢以及在教學中如何將戲劇教學法與英語課堂進行融合進行淺析。
一、戲劇教學法的概念及理論依據(jù)
“戲劇”一詞來源于古希臘語,可被理解為以英語、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形式。戲劇教學是指教師巧妙的將戲劇融入課堂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教師通過精心設(shè)計戲劇活動,如想象、角色扮演、模仿、圖片表演等運用戲劇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設(shè)計、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的在戲劇中習得知識、提升興趣和發(fā)展能力。Good-man的全語言學習理論強調(diào)語言是以其整體性而存在的,而不是以語音、詞和句子的單獨形式而存在的;語言的學習也是完整的,語言的學習應(yīng)在完整的情景、真實的語言實踐中逐漸建構(gòu)起來。英語戲劇的學習和英語依托于語境,在語境中感知、學習語音、語法、詞匯等知識,語言的學習是依托于語境,理解、探究、建構(gòu)語言意義的一個過程。英語戲劇教學法的魅力在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及在語境中整體掌握語言的良好機會。戲劇能夠為我們提供語言運用的豐富語境,讓我們在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感知語音語調(diào)、獲得語言知識。經(jīng)過反復的讀背臺詞,在實踐中形成運用語言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二、戲劇教學法的優(yōu)勢
戲劇是以英語、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形式,以多種表達方式來實現(xiàn)效果的綜合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從視覺、聽覺、語言及身體語言等多維度獲得體驗,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領(lǐng)悟。根據(jù)教師設(shè)計的不同場景,根據(jù)學生的特長將角色分配給學生,通過表演不同的角色,激發(fā)學生的大腦發(fā)展,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專注力以及語言能力。將戲劇與英語教學相融合,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豐富內(nèi)涵、領(lǐng)悟人生哲理以及培養(yǎng)其團隊精神;通過戲劇中人物情感的抒發(fā),能夠培養(yǎng)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對學生未來的人生都是大有益處的。
(一)增加互動機會
在情境中進行對話是戲劇的特性,正是因為這一特性,戲劇的學習和呈現(xiàn)需要人與人之間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哈佛大學的幸福課程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的幸福感取決于它的參與度。戲劇課程要求學生有極高的參與度,教師在課上也會給學生足夠多的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機會。如此看來,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流與合作,在增加學生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幸福感。
(二)提高自控能力
戲劇的表演需要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的體會主人公的情緒,這就要求學生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去表達故事中主人公應(yīng)有的情感。情緒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過我們平時的課程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管理和控制能力。通過剖析以及體驗戲劇中主人公的開心、難過、沮喪、憤怒等復雜的情緒,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人物心情,同時也更加了解自己、控制自己。
(三)提升自信心
戲劇是通過聲音和肢體語言來傳遞信息、抒發(fā)情感的,這樣大膽而夸張的動作需要勇氣,當學生克服膽怯,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破繭成蝶,將他們最美的一面展現(xiàn)在別人的面前,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
(四)體驗生活
教師可以將故事中的情節(jié)演繹到現(xiàn)實生活中,和孩子們一起去探索未知的結(jié)局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可以豐富故事情節(jié)又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如果你的小伙伴兒和你有矛盾了,你有幾種解決方案?別人需要你的幫助,你怎么去做?房間亂怎么辦?設(shè)置的每一個場景都要學生自己去發(fā)探索如何在戲劇中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做法正確與否完全不要回答,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得到答案。
(五)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熱情
好動愛玩、追求趣味性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如果滿足了學生的這種天性,我們的課堂紀律和教學秩序就會有所保障,教育目的也會得以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需要將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結(jié)合。單靠有意注意,支撐學習會引起疲倦,難以持久。在戲劇教學中,表演者的肢體語言、表情、語音語調(diào)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三、戲劇教學在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
(一)合理選擇戲劇劇本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更加重視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戲劇教學過程中,活動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整個活動的策劃對于課程的有效開展是一種良好的鋪墊。能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劇本的選擇要注重考慮學習者的興趣點,教師的年齡要比學生年長很多,代溝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教師感興趣的類型不一定是學生喜歡的類型。使用戲劇教學法,要求學生的積極性要高,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很容易事與愿違。所以考慮學習者的興趣點是很重要的,選擇劇本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建議。其次,劇本的英語水平要與學習者相匹配。我們平時在書本上學習的英語都是書面語,與劇本中口語化的英語大有不同。所以在選擇劇本的時候,要選擇學習者感興趣的以及與學習者語言水平相匹配的劇本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教師角色定位
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戲劇增添了很多色彩,也會讓戲劇的排練更加順利。首先,教師是戲劇課堂活動的指導者。所以,在使用戲劇教學法進行教學的課堂中,教師的參與是很重要的。教師是將戲劇教學法應(yīng)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者,同時也是將戲劇教學法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的實踐者;其次,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戲劇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魅力很大,戲劇既是人們豐富情感的表達方式,也是流露人們內(nèi)心世界的泉源。戲劇的魅力如此之大,也需要表演者強有力的語言功底和表演才能,當表演者的語言表達不到位或者表演不到位時,可以求助于教師的幫助,此時的教師作為戲劇教學的參與者參與其中的;第三,教師是課堂氛圍的協(xié)調(diào)者。戲劇教學法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又要細致到每一個角色的培養(yǎng),不免有時會不斷重復,導致學習者心煩、情緒低落、注意力不夠集中。這種情況下,要求教師要善于觀察,細致入微的去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變化,并采取行動協(xié)調(diào)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保持高昂的興趣去完成自己的任務(wù)。
(三)合理分配學生角色
戲劇表演的完成,需要一個團隊的合作,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長以及特點進行分配角色。比如性格比較內(nèi)向、沉穩(wěn),但是對事物的注意力比較集中的學生,做事會思路清晰、有條不紊,這樣的學生可以安排類似于唐僧的角色;性格活潑好動、表情多變,語言和行動比較敏捷,但是注意力統(tǒng)一分散、情緒不夠穩(wěn)定,這樣的學生適合安排孫悟空這樣的角色。合適角色的選擇,可以使小學英語課堂氛圍得到鞏固。
(四)有效指導英語短劇的排練
小學的學生還處于低年級,所以英語短劇的排練還需要得到教師指導和監(jiān)督,教師的指導要注重學生對角色的認知情況和英語表達能力方面進行指導。通過排練英語短劇,可以開動學生的腦筋、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將戲劇融入英語教學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和思維、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yīng)更多的關(guān)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情感、學生的互動學習以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將戲劇教學法與應(yīng)用課堂相融合,能夠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這樣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豐富當前英語課堂、還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表演平臺,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以及應(yīng)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鴻雁.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引入戲劇教育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6,(30):86-88.
[2]張磊.論戲劇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戲劇之家,2017,(12):241-241.
[3]任海燕.戲劇教學法在法語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21-22.
(作者簡介:趙影,碩士,單位: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高新慧谷學校,研究方向:外語教師發(fā)展與二語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