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玉
寫作體現(xiàn)了學生個體的語文綜合能力,在語文試卷中占據(jù)較大分值,因此受到廣大語文教師們的廣泛關注。就目前而言,初中生的寫作水平遠遠沒有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存在諸多問題,如沒有寫作素材、寫作思路窄、邏輯思維混亂、跑題、詞匯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等,這些問題給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困難。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投入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既沒有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那么,如何進行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單元寫作教學呢。
第一步:明確單元主題,把握寫作方向,制定寫作目標
有了明確的寫作主題,并圍繞寫作主題搜集素材、組織詞匯、用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才能形成一篇文章。只有明確了寫作主題,才有寫作的方向,并圍繞寫作方向制定寫作目標,最終順利完成寫作任務。因此,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帶領學生明確每個單元的寫作主題,在此基礎上完成單元寫作任務。
如,學習完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文章后,筆者隨后帶領學生們進行了《寫人要抓住特點》的單元寫作活動。在教學活動開始前,筆者對單元寫作目標進行了一番研究,最終明確了本單元的寫作主題是抓住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教學活動開始后,筆者引入了一則小故事:有一戶人家丟失了條小狗,十分著急,四處貼尋狗啟事——家中丟失一條小狗,身材嬌小、不胖不瘦、眼睛不小、毛很長,望撿到者立即聯(lián)系,必有重謝。故事講完后,筆者問道:同學們,通過這則尋狗啟事能夠找到小狗嗎?為什么?學生們齊聲回答“不能,因為啟事中沒有體現(xiàn)小狗的特點?!惫P者繼續(xù)問:假如你是失主的好朋友,你會如何修改啟事內(nèi)容?學生們沉默了。見此情景,筆者沒有繼續(xù)提問,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阿累的《一面》中描寫魯迅的一段話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中的一段話,要求同學們仔細比較兩段話中人物描寫的特點。學生們看完這兩段描寫后認為雖然同樣是描寫人物的胡子和頭發(fā),但是魯迅“精神抖擻地直豎著”的頭發(fā)和“濃墨寫的隸體‘一字”的胡須就與愛因斯坦“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和“一頭灰白的頭發(fā)亂蓬蓬”有很大區(qū)別,既體現(xiàn)出了人物的個性,又不會與他人混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段落賞析后,筆者繼續(xù)要求學生修改尋狗啟事。課堂教學活動即將結束時,筆者布置了一篇寫作任務:你身邊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人,你能抓住他或她的特點,寫一篇習作嗎?經(jīng)過這次教學活動,學生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并運用到寫作中,順利完成了寫作任務。
在本次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們明確了本單元的寫作任務是“抓住人物特點,突出人物個性”,引導了寫作方向,并為實現(xiàn)這一教學任務制定了一系列寫作訓練活動:引入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觀察名家筆下的人物特點;布置課后作文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完成了本單元的寫作教學目標。
第二步:把握教材內(nèi)容,明確訓練目的,確定訓練內(nèi)容
選入教材中的都是精挑細選、符合社會主流的文章,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塑造高尚人格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好好利用教材內(nèi)容,從教材中挖掘?qū)懽魉夭摹懽魉悸泛途涫奖磉_方式,為寫作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打下良好基礎。
如,筆者帶領學生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作教學活動,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突出寫作中心。為了完成任務,筆者首先帶領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4篇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然后挑選一篇學生最感興趣的文章,圍繞如何突出中心進行講解。學生們選擇了《貓》這篇文章,筆者在多媒體大屏幕上把作者的寫作思路展示給學生。文章圍繞貓給人帶來的情感波瀾這一線索展開,讓學生清晰地看出文章的中心。引導學生閱讀作者對三只貓的描寫,發(fā)現(xiàn)前兩只并不是描寫的重點,第三只不受大家喜歡的貓才是寫作重點,它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感觸,讓“我”深刻印象。通過講解,學生們學會了圍繞一條線索展開,詳略得當?shù)財⑹鲆酝怀鰧懽髦行牡姆椒ǎ炔患按叵雵L試一下。為此,筆者布置了小練筆:
對本課內(nèi)容進行仿寫,注意在寫作中融入真情實感。
1.用200字詳略得當?shù)財⑹鲆患虑椤?/p>
2.描寫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用線索展開的方式突出故事中心。
在本次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從教材中挑選了一篇經(jīng)典文章并圍繞如何突出中心進行講解,目的是使學生從教材中吸收寫作經(jīng)驗,提高寫作能力。果然,經(jīng)過這次教學活動,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學生的作文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富有文采,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以教材中的優(yōu)秀文章為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尋找文章是如何突出中心的,并且要求學生學習優(yōu)秀文章的寫作思路,完成寫作教學活動。
第三步:片段習作訓練,單元主題升華,生成有效習作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诖?,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jīng)驗,認識到片段習作練習有利于解決這一難題。片段訓練用時小、篇幅短,形式靈活,被廣泛用于語文寫作教學,效果顯著。
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教學前,筆者要求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積累寫作素材,還要求學生對第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進行復習,為今后的寫作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時間很快過去了,筆者提出了片段寫作任務,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檢驗。寫作任務如下:
1.表達你對某個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
2.寫一寫你最近的生活感悟。
3.對本單元的文章進行仿寫、續(xù)寫或者談一談讀過某篇文章后的感悟。
同學們馬上打開搜集的素材資料,積極完成任務。在同學們上交的片段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寫到了近幾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些學生則模仿課文《春》的語言寫了一段秋景;還有的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表達看法。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選用了片段練習形式,在短時間內(nèi)既能抓住寫作主題,提升寫作任務,還能節(jié)約教學時間,找到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化建議,值得初中語文教師嘗試。
第四步:完善評價體系,找出寫作典型,提升習作質(zhì)量
寫作的目的除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外,在中考語文考試中取得高分也是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必要完善作文評價體系,以中考作文評價標準嚴格學生日常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質(zhì)量。
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孝親敬老,從我做起》的寫作活動中,在學生們開始寫作前,筆者要求學生談一談寫作思路,鼓勵學生為大家講解自己對尊老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情感上給予贊許和肯定。寫作練習結束后,筆者并沒有統(tǒng)一批閱學生的作文,而是把這些作文隨機分發(fā)給其他學生,完善作文評價體系,要求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對照中考作文評價標準批閱其他同學的作文。學生們拿到其他同學的作文后,一時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作文評價。見此情景,筆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中考作文評價標準,讓學生們認真地對照著標準進行評分。筆者再次檢查學生做出的評分結果,也從中找到很多典型的錯誤,要求學生分小組解決這些問題,問題解決后,學生們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了多次修改,最終提高了寫作質(zhì)量和寫作水平,完成了寫作教學目的。這次教學活動中,教師完善了作文評價體系,讓學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之一,不僅幫助學生熟悉了作文評價標準,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而且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了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了學生作文質(zhì)量。
語文寫作能力的高低影響著語文分值的高低,而且這一形勢目前不會發(fā)生改變。因此,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明確單元主題,把握寫作方向,制定寫作目標;把握教材內(nèi)容,明確訓練目的,確定訓練內(nèi)容;片段習作訓練,單元主題升華,生成有效習作;完善評價體系,找出寫作典型,提升習作質(zhì)量,讓學生在語文考試中有內(nèi)容可寫,思路清晰,文采飛揚,提高語文成績。
項目基金:福建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工作室課題(課題編號:GZS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