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在推進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學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小學體育課程除了向學生教授相關的體育性知識和運動技能,更多的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基本文化課程的學習之余留出一定的時間參與適當?shù)幕顒?,增強自身的體質。從而不斷的向新課程標準的方向邁進。全面發(fā)展小學體育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全面落實“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加強對小學生體育課程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身心健康;措施
小學體育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加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將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最終實現(xiàn)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體育教學經(jīng)驗,對全面發(fā)展小學體育的相關措施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
一、 小學體育中“健康第一”含義
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小學體育需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其中,我們所說的健康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被人們廣泛的熟知,心理健康卻被人們所忽視。據(jù)相關的資料顯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生活和與人們之間的人際交往上。在學習上,可以與同學老師進行恰當?shù)慕涣?,并注意維持自己情緒的穩(wěn)定,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同學。在生活上,可以對自己有良好的角色定位。因此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秉持“健康第一”的觀念。
二、 小學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措施
(一) 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式,小學體育的主要的教育全體是小學生,因此,在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時,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不是很成熟,對是非分辨上還不明確。有的學生情緒波動較明顯,做事容易偏激。有的學生較害羞,自信心缺失,并缺乏闖勁。有的學生受到家庭成員的溺愛,容易出現(xiàn)恃寵而驕的問題。還有的學生自小體質較差,因此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往往處于被動等等。針對學生不同的身心結構特點需要采取針對化的教學措施,是他們在不斷克服自身缺點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 開展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中需要時刻秉持快樂教學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后,可以使體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學過程中,筆者針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性進而積極性為前提,將以往單純的講述理論性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橛螒蚴浇虒W,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游戲式的體育教學方法可以從教學的方式、內容和途徑等方面進行考慮。比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完成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比賽;或者在投擲項目的教學完成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圈中躲避布球的投擲游戲。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可以將體育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并將學生活潑好動天性得以表現(xiàn)。此外,在指導學生進行隊列訓練時,可以采用閱兵式的模式。讓學生在嚴肅的閱兵式訓練中,增強自身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再者,在指導學生進行立定跳遠訓練時,可以穿插螃蟹走路的情形,以此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耍中加強學生身心鍛煉的作用。
(三) 充分發(fā)揮體育活動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上的積極作用
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需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體育活動在磨煉學生意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有效的體育活動磨煉學生應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小學體育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筆者特別注意體育活動在鍛煉學生堅強意志中的作用。比如,筆者組織學生開展短跑接力賽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各種類型的障礙比賽,從活動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通過這樣形式的活動,對于學生自我耐力的增加也有一定的作用,從而在活動中鍛煉了學生堅強的意志。第二,體育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特別注意通過體育活動的形式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運動技能可以明顯的提高,此外,傳統(tǒng)教學對學生運動項目操作姿勢不規(guī)范的問題,可以通過體育活動的形式來加以改善。第三,體育活動中注意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增強了,課堂上可以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對于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被動式的吸收知識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四) 在鼓勵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育熱情
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注意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平時注意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對于體育性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支持,引導他們逐步的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注意表揚,使這些學生在被肯定的過程中發(fā)揮得更好。比如,在一次立定跳遠的項目中,有一位體質較差的學生反復了多次沒有通過,這時我對這名學生說:“不要緊,你一次比一次好,老師再給你演示一遍,注意其中的動作要領,相信這次一定會成功?!蓖ㄟ^這樣親自示范鼓勵式的教學,最終這名學生順利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勇氣的鍛煉有重要的作用,由此起到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作用。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小學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要。因此,教學中需要努力提高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秉持“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原則,在努力讓學生學習文化課程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學。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琳.談陽光體育運動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義[J].教師,2018(23):126-127.
[2]徐英川.構建學校體育文化氛圍,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J].神州,2018(23):170.
作者簡介:
劉德玲,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梅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