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低年段法治教育策略例談

    2019-08-13 09:11:24鐘曉云
    中小學德育 2019年7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意識

    鐘曉云

    摘 ?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法治教育,必須正確理解“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讀懂教材,找準低段法治教育的定位;扎根兒童生活,以貼近兒童生活的方式,選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才能讓“法”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從認識到認同,進而實現(xiàn)內(nèi)化與踐行。

    關 鍵 詞?道德與法治;法治教育;規(guī)則意識教育;法治思維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9)07-00-03

    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走進小學課堂以來,老師們積極探索和嘗試。但是,法治教育依然存在諸多難題:如何定位教學目標,選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讓“法”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深化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

    一、厘清“教材中的法”,找準法治教育定位

    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采用繪本式設計思路,彰顯了鮮明的兒童立場。這一呈現(xiàn)方式更適合兒童閱讀,也對教師理解和使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我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老師面對教材,往往找不到“法治”在哪里。正如教材編寫者和課程專家所指出的,“道德與法治”并非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學生生活教育、道德教育過程中實現(xiàn)法治思維和意識的培養(yǎng)。這要求我們深入理解和梳理教材,挖掘法治教育內(nèi)容,從而為合理制定法治教育目標奠定基礎。

    以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為例,我們依據(jù)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簡稱《大綱》),梳理了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內(nèi)容。

    由上表可見,在教材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內(nèi)容是融合在一起的。例如,上冊第一單元將入學教育和安全與交通規(guī)則意識相結合,對應課程標準要求的“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體現(xiàn)《大綱》要求的尊重基本交通安全規(guī)則,它們都指向本冊教育主題——適應新生活,引領兒童順利開啟小學生活,學會“健康、安全地生活”。

    又如,下冊第二單元安排了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和自我安全意識教育,對應課程標準要求的“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愛護公物和別人的勞動成果,節(jié)約用水、電、紙張等資源……有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體現(xiàn)《大綱》要求的“愛護動植物,節(jié)約資源,遵守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則”。

    而貫穿上下冊的家庭生活主題,包括“家長的安全與健康”“我愛我家”等單元內(nèi)容,課題便彰顯了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等,并在教學中落實《大綱》提出的“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

    借助這一梳理過程,我們加深了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對于小學低段兒童來說,法治教育的定位就是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而規(guī)則意識不是生硬的法律條文的呈現(xiàn)和講解,需要我們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根植于兒童生活,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的融合。

    二、把握“生活中的法”,用好法治教育方法

    《大綱》指出,小學階段著重普及憲法常識,養(yǎng)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guī)則意識、誠信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對此,統(tǒng)編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為我們提出了明確的建議:通過相關法治學習,養(yǎng)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從小樹立法治觀念,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吧睢笔菍崿F(xiàn)法治教育的根基和源泉。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把握“生活中的法”,才能選擇并使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引領兒童從認識到認同再到踐行,逐漸形成法治觀念和尊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例如,低段學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故事,講故事。故事,為抽象的“法”提供了具體而生動的載體。教材采用繪本式設計,充滿童趣的繪本故事多是學生生活中都經(jīng)歷過的事件,或是學生都要面對的道德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激活教材內(nèi)容,依托“故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法”走進學生生活。

    例如,一年級下冊第9課的“法”在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教材話題一“我來到我的家”,通過講故事導入,讓學生在故事分享中了解自己的生命來源,明白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血緣關系。話題二“我的家人”通過家庭樹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家庭關系啟蒙,知道家庭成員的稱謂及簡單構成。使學生初步了解家庭間的倫理關系,話題三“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則是引領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自己和父母血脈相連的親子關系。話題四“家人的故事”通過學生講述家人的故事,了解家人的工作,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家人。而繪本故事“我和弟弟”作為正文話題的補充,自然地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情境。在故事情境的渲染下,學生很自然地將自己代入故事,與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展開對家庭關系的深入思考。最終,將故事所傳遞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變成自己生活意識的一部分。

    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把握話題的設計主旨,綜合采用課前調(diào)查訪問、家庭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方法,激活兒童已有的家庭生活經(jīng)驗,實現(xiàn)兒童的“角色代入”和對話思考。由此,使其“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也為學生深刻理解“家人的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激活“心靈中的法”,彰顯法治教育價值

    美國法學家伯爾曼教授有句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法治的根基在于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覺擁護。“道德”與“法治”的融合,不是增加法律的“冰冷”,而是要學會在用法治思維、公正公平地判斷、分析和解決人的權利、責任、義務等問題時,不能丟失人和人之間溫暖的、良善的、道德的人文情懷,人和人之間的“同情心”“體恤”“良善”等具有更重要的價值,感受到法律也有溫暖的一面。[2]道德情感是兒童道德發(fā)展的心理基礎和內(nèi)在動力,情感教育是德育課程的顯性特質(zhì)。[3]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們必須為法治教育注入情感教育元素,才能真正讓“法”走進兒童的內(nèi)心,進而內(nèi)化為觀念與信仰,外化為行動,真正落實法治教育目標。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12課“大家排好隊”,教材以“守規(guī)則懂禮讓”繪本故事,呈現(xiàn)了規(guī)則之外的幾種情形: “媽媽讓老大爺先上車”“叔叔讓小朋友先接水”“要不要讓遲到的叔叔先上車”和“要不要讓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廁所”。遵循先來后到原則,這是規(guī)則意識;當遇到特殊場合,需要特殊處理,這是道德情感和人文關懷。在非人為主觀破壞規(guī)則和影響他人權利的前提下,人和人之間需要體現(xiàn)良善、富有人情的相互理解與道德關懷。

    我們教學中,要避免用生硬的規(guī)則或道德標準,機械地對他人的言行作出判斷,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考慮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傳遞的道德情感、真情友愛;同時,運用法治思維,判斷我們的言行是否侵犯了他人的權益,是否是法治行為。如此,才能引領兒童感受“法”的溫暖和“德”的關懷,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價值。

    道德與法治教學要引領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xiàn)接受與認同,在感悟與反思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由此才能逐漸樹立法治意識,并引領自身行為。真心希望我們的課堂能讓學生感受道德與法治生活的美好,成為既有道德情感又有法治思維,溫暖和善良的人。

    參考文獻:

    [1]毛偉娜.道德與法治"繪本式"教材使用難題求解[J].中小學德育,2019(2):35.

    [2]郭雯霞.道德與法治要培養(yǎng)怎樣的人[J].中小學德育,2018(2):20.

    [3]方麗敏.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六個關鍵[J].中小學德育,2018(7):43.

    (作者單位:安溪縣第十八小學福建泉州 ? 362400)

    責任編輯 ? 毛偉娜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人大建設(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斗六市| 新乐市| 洛川县| 孟连| 衡阳市| 杂多县| 冀州市| 大石桥市| 樟树市| 汾西县| 锡林郭勒盟| 上蔡县| 嘉定区| 榆社县| 宿迁市| 双辽市| 绥芬河市| 岳西县| 图们市| 集贤县| 措勤县| 红原县| 崇阳县| 巴中市| 通许县| 宜州市| 锦屏县| 贵阳市| 龙口市| 张家川| 临沧市| 连城县| 都安| 平南县| 常宁市| 大姚县| 申扎县| 盱眙县| 中江县| 台安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