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是新時代“人才”的必備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載體,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面臨著許多新的困惑,本文分析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一些對策,以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指出,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重要使命,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zhàn)略工程。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在科技﹑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快速發(fā)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人才”不再是僅僅擁有單一的高技術,而應該是集良好的思想品德、優(yōu)秀的科學文化、健康的心理于一體的復合型高素質個體。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是第一位的,對其他素質的養(yǎng)成具有激勵作用。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載體,在此背景下,其思政教育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
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分析
1.1 思政教育工作“邊緣化”
在高職院校中,在主觀上,從領導到一線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有些學校甚至直接把終極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高端技術人才”,忽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將學校的思政工作“邊緣化”。而從客觀上說,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最低層次,生源的學習成績往往較更高層次的大學院校低些,使得很多院領導重教學,輕育人,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思政教育。在以上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高校的思政工作始終停留在表面,上級部門下達的關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指令往往很難落實在具體的工作中。
1.2 思政教育工作“傳統(tǒng)化”
目前來說,我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還是以課堂教育為主營地。在課堂教育的教學方式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講授法”為主,單純的文字PPT展示和填鴨式理論說教,只注重大道理的傳遞,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氛圍沉悶,學生上課昏昏欲睡,課堂教學效果差。而在課堂的教學內容方面,有些教師幾十年沒有變化,陳舊的、脫離時代的案例分析,固定的主題教育,讓學生毫無思考的動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嚴重降低了其學習積極性。在此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下,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無法真正實現內心的靈魂升華。
1.3 思政教育隊伍“散亂化”
在高職院校中,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主要是思政教學部、團委、學工部、輔導員和班主任等,這些行政人員或者教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遇到具體事情只顧自己的利益,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合作精神,即沒有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整體隊伍“散”而“亂”:①思政教學部的思政教師普遍學歷低,職稱低,缺乏高水平帶頭人;②院團委工作人員缺乏號召力,要求多卻只會口頭喊口號;③學工部和輔導員隊伍工作辛苦,卻始終停留在“保姆式”管理方式上,工作內容過于集中在日常紀律和行為管理上,忽視了更高層次的思想政治引導。而且,在工作待遇低、職稱評定難、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眾多因素下,輔導員人員流動快,崗位上無法真正留住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④兼職班主任選撥機制不嚴格,工作精力有限,責任心不強,無法在思政工作中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2 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2.1 提升認識,完善思政教育體制
高職院校從院黨委到各個相關職能部門領導,都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發(fā)揮其帶頭和領導作用,加強和改進黨委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和領導。各個院校應該踐行“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全校各部門各盡其職,分工協同合作,建立“大思政”的氛圍和工作體制。學校應該按照各個系部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學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構建學生的思想政治檔案,有效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地融入到學校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就業(yè)中去。
2.2 結合時代,改革思政教育方式
新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我們要改變以往的以“課堂教學”為主體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構建“課堂”“課外”兩手都要抓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
在課堂內,從事思政教學的教師應該利用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制作與時俱進并貼合時代主題的教學課件,其課件內容應該集合動靜態(tài)圖片﹑微視頻﹑動畫等多種形態(tài)的教學手法,豐富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開展小組合作和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里完成思想教育知識的內化。此外,其他專業(yè)課的教師在從事專業(yè)課教學時,也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特色,將思政教育和文化課程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加強各學科和思政教育工作的緊密聯系。
不僅僅要狠抓課堂教學,在教學之外我們也不能松懈:①課前和課后各個職能部門可以利用各種教學軟件平臺與學生及時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并對學生出現的困惑﹑彷徨和其他極端思想進行及時的扭轉,避免嚴重后果的出現;②統(tǒng)籌學工部﹑團委﹑宣傳部等眾多部門,發(fā)揮整體合力,搭建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眾多課堂外思政教育工作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融入社會和服務社會,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實現“做中學”和“學中做”,提升了實踐教學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
2.3 健全制度,建強思政工作隊伍
針對思政工作隊伍的“散亂”現象,高職院校要改革和健全思政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打造更加符合新時代變化和更加有序的工作隊伍:①提高院團委﹑學工部﹑輔導員等工作人員的進入門檻,嚴把握住“進出口關”,吸納高學歷﹑專業(yè)對口﹑工作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人才進入思政工作管理崗位,提升整體思政工作隊伍的素質;②健全思政隊伍考核﹑監(jiān)管和激勵制度,增加高職院校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度,提高思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和事業(yè)心;③建立“輔導員+專業(yè)導師+校外導師”的“三師”制度。首先,輔導員一直是學校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積極鼓勵輔導員參加各種培訓﹑交流和進修,提高輔導員待遇,解決好輔導員的職稱晉升問題,增加輔導員工作的穩(wěn)定性。其次,從學校專業(yè)教師出選撥出富有耐心﹑責任心的“專業(yè)導師”和從校外企業(yè)工作人員﹑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中選撥出的“校外導師”兩者一起輔佐輔導員進行思政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在學生學習指導、職業(yè)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等方面的重要優(yōu)勢,以更好地實現高職教育的育人目標。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來臨,讓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面臨了諸多新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問題的存在,盡快改革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方法,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良斌.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以安徽省高職院校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
[2] 劉轅,林英濤.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9).
[3] 燕衛(wèi)民.高職院校主題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
[4] 魏星.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探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5(04).
[5] 董玉.新時代下高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才智,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