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琴
(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四川 綿陽 622758)
代謝綜合征是由于身體的肥胖、機體內(nèi)糖代謝的異常、血脂功能的紊亂以及高血壓等多種與代謝有關的危險因素的癥候群,是共同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其能夠在糖耐量異常時,引發(fā)餐后高血糖,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1]。二甲雙胍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耐量異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對該疾病的早期干預治療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2]。為更好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預結合二甲雙胍對糖耐量異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到我院就診治療的74例糖耐量異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在31~68歲之間,平均(43.18±10.11)歲,男46例,女28例。納入標準(1)通過口服75g葡萄糖,測量空腹及糖負荷2h的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7.0mmol/L,糖負荷2小時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之間。(2)符合代謝綜合征的診斷(代謝綜合征的診斷:腹型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②血TG≥1.7mmol/L(150mg/dl);③血HDL-C<1.04mmol/L(40mg/dl);④血壓≥130/85mmhg;⑤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或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7.8mmol/L(140mg/dl)或有糖尿病史;符合以上三項或三項以上者。)。(3)所有患者都沒有使用過治療糖耐量異常和(或)代謝綜合征的藥物,且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沒有異常。
對所有的患者進行生活方式上的干預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合理的膳食安排、低熱量低脂肪的飲食習慣改變,體力活動控制在中等的范圍內(nèi),不吸煙、不喝酒,對于血壓高的患者進行降壓藥物的治療,血脂異常的患者進行調(diào)節(jié)血脂的治療,同時根據(jù)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所有的患者應用鹽酸二甲雙胍片250~500mg,一天服用3次,服用6個月。
(1)對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shù)和血壓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應用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患者體重指數(shù)、血壓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1。
表1 體重指數(shù)和血壓變化表 ()
表1 體重指數(shù)和血壓變化表 ()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時間 體重指數(shù)(kg/m2) 血壓(mmHg)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后 23.01±3.18a 140±9a 84±8a治療前 25.73±3.91 149±11 91±10
治療后,患者血脂水平、血糖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2。
表2 血脂和血糖變化表 (,mmol/L)
表2 血脂和血糖變化表 (,mmol/L)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時間 血脂 血糖總膽固醇 甘油三酯 空腹 飯后2小時治療后 5.29±1.02a 1.87±0.79a 5.42±0.45a 6.62±0.87a治療前 6.17±1.76 3.21±1.32 6.81±0.47 8.78±2.01
當前研究認為,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因為肥胖以及患者的脂肪組織功能異常、胰島素的抵抗以及其他一些獨立的危險因素共同造成的,這也和遺傳以及生活的環(huán)境有關系[3]。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fā)病過程中,都是先有糖耐量正常到臨床糖尿病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糖耐量受損階段,而糖耐量異常的患者有1/3的概率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在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后,能夠糾正各種脂類代謝的異常,降低血壓和血糖,從而改善糖代謝的異?,F(xiàn)象[4]。二甲雙胍是通過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來降低高血糖的,體重的減輕、血脂的降低以及增加胰島素的靈敏度能夠達到治療代謝綜合征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顯示,在進行治療前,患者的體重指數(shù)為(25.73±3.91)kg/m2,收縮壓為(149±11)mmHg,舒張壓為(91±10)mmHg,總膽固醇含量高達(6.17±1.76)mmol/L,甘油三酯的含量達到(3.21±1.32)mmol/L,患者空腹的血糖達到(6.81±0.47)mmol/L,飯后2小時的血糖達到(8.78±2.01)mmol/L;在治療之后,體重指數(shù)、血壓、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這說明調(diào)整生活方式結合二甲雙胍對糖耐量異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相關指標異常水平。